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的思考

何显兵

四川铭智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摘 要】对于土地开发环节中的地形图测绘工作在整个土地开发工作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形图测绘在一定程度上为土地开发后续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土地开发整理的工作中的测绘工作中涉及到的具体工作分别包括了关于设计图纸的整理、绘制、项目是否可行的报告、项目的设计方案以及开发的核算工作等。而在整个的土地开发整理地形图的测绘精度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土地开发的质量,而本文将会简单的对土地开发整理前的地形图的测绘工作的几大要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土地开发前景

伴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越来越加大了保护耕地的力度,不断的进行着对耕地进行补充平衡的举措,这一目标也在逐年的被完成。而在这些项目不断的实施过程中,也不断的出现了民众不满的声音,这些不满意的声音主要是针对项目设计存在着不合理性与实际情况极为不符。因此要想项目更加具有合理性,应当结合实际的土地情况对土地地形进行测绘,同时也能为土地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一、项目测绘的重要性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如果想要顺利的展开,其中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验收工作都要受到重视,而土地整理开发前的测绘环节则是重中之重。土地开发整理的实际情况图以及土地开发整理设计图的测绘其专业性非常强,包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规划设计以及工程量的计算要进行基础性的测绘工作。而项目的设计结果和后期的施工质量的高低都会受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准确度的影响,因此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前期的测绘精度有着较高的标准。

二、常规1:2000地形图测绘的特点:

1、确定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等高距山区为2米,平原为1米。

2、作业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GB/T2025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3、控制测量

利用测区内及附近已有的控制点进行起算,在每个项目区范围内布设2对GPS―E点作为本测区的首级控制网。在首级控制基础的基础上,布设一级导线点,布设成单一附合导线。8秒点相对于起算点精度应满足:点位中误差小于±5cm。图根点是直接提供地形图测绘的依据,可在以上各等级控制点基础上加密布设,图根点应满足测图需要。每幅图埋石点的数量(含等级点)为2个。在埋石困难的街道和水泥地面上,也可打入带十字钢钉,凿20cm x 20cm框整饰。深0.5cm,框宽lcm,涂上红油漆并写下等级点号。

4、地形图测绘

用全站仪施测地物点、地形点时,每一测站测完碎部点后应归零检查,归零差应不大于40”,测站至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00米,最长不超过500米,地形点间隔一般不大于40米;每个测站安置好仪器后,首先必须进行定向及定向检查,然后才能进行碎部测量,防止因输入控制点坐标或点号有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整站成果作废;GPS-RTK测图时应检查3个以上的控制点;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主要的。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上准确绘出线路方向;地形图上高程注记应分布均匀,一般每方格应有10个以上高程注记点.在街道交叉中心、道路面、桥面、广场、地下检修井口,较大窀地等位置适当加注高程,高程注记到分米;河流、沟渠应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并按图式符号表示。沟渠底、水田面应测注高程;地形图编辑时,各种注记字体大小要认真按图式规定执行,不能随心所欲,以免混乱。

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1:2000地形图测绘的特点

1、项目区范围

测区范围以可研报告规划图(1:1万)为准.外围多测50一100米。项目区外围线村庄时,村庄以晕线表示。村庄外围线的建筑物要分户表示,方便判图。进村道路要测约50米,并注明路面材料结构,以利于后期项日区内道路设计时便于连接;项目区流经的河流水系,渠道要外延100―200米,以利于项目区引水和排洪的设计:如需客土回填,需测量运距,以利于预算的编制。

2、道路不论宽度均要上图,标示不清的应在图上注明宽度和路面材料结构

电力设施(包括高、低压线路,变压器)均要注明型号、电压等;所有水工建筑物(包括井位、斗门、跌水等)均要上图,并对水井编号,调查权属,深度、水量,项目区内的斗、农渠要测渠底高程,绘制纵断面图,并注明U型渠或T型渠,标出上口、下口和深度(断面尺寸),衬砌位置和形式,高分支渠和低分支渠每隔300米测横断面,特殊部位加测,并测量斗门等渠系建筑物的位置和底部高程,对渠道质量进行标注.分为好、需维修、重修三种,注明长度。

3、土地权属的调查测绘

对项目区的县、乡、村(行政村)界标示清楚,图上注明权属名称。根据参加竣工图测绘项目了解到,田问路和生产路难以调整和拓宽的原因是小组(自然村)利益不均衡的原因,所以小组界也需标示清楚。注明路中、路边、坎上、坎下等,以便道路调整和田块归并。同时,在考虑农田灌溉面积和范围时,也要考虑水利设施所处土地权属与今后使用者土地权属统一问题。

4、土地质量调查

组织项目测量人员学习项目可研阶段规划设计报告,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使测量人员能提高到设计人员的高度。对需要整理的田块的上层厚度进行测量,对需要覆土的田块碎部高程点加密观测,对需要移迁的土石方测好方量,对大于2米的石块需爆破的,要特别表明。如有地下管道需调查管道材质、用途、表示在图上。

5、现场调查研究

因为土地的测绘资料是项目的基础资料,因此则要求其材料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另外资料也应当在其及时性和实用性上加以提高。测绘工作是整个工作的前提也是基础,因此干部群众之间应当积极的配合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测绘的过程中要对项目的意图进行充分的了解,还要充分的保障设计在现实中的可行性有多高。比如要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甚至是当地居民的耕作习惯也要进行详细的了解,避免设计与现实情况出现冲突。

四、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发展趋势

随着第二次全国性质的土地调查的完成,已经对各个地区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信息。并且根据这些具体的信息进行现状图的描绘。为方便荼毒信息的贡献目标,可以对土地的利用情况和地籍的信息建立一个数据库,但土地进行开发整理的时候可以根据系统进行接下来的实施。随着各种高科技的发明和使用,目前可研和初步截断的设计越来越近,这也使得未来的测绘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另外科技的发展使得GPS-RTK技术越来越成熟,在一定成上加强了测绘工作的水平,而GPS-RTK和全站仪的结合使用则使测绘的精准度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就目前的测绘条件来说,通过设计测绘之间的不断的加强结合,未来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好的促进测绘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提供更好的测绘技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开发整理在施工时必须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的完成,而一个高质量的项目和精准度高的测绘数据是分不开的,因此测绘资料的准确性是土地开发整理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土地开发整理结合地形图测绘是整个土地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蒋刘平.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的探究[J].区域治理,2018,000(015):295-296.

  2. 张爱民.浅析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的认识[J].居业,2018,No.124(0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