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

宋亮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经济水平的进步带动大批新兴行业的出现,人们在追求物质水平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旅游业作为新的精神消费方式一直备受青睐,传统旅游业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人们对旅游的追求。在新业态的推动下,人们对旅游逐步由享受转变为体验;在诸多旅游业发展领域中,乡村旅游作为新兴旅游方式,较好的衔接了旅游观光到体验的转变。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快速融合,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字:乡村旅游;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

1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意义

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水平。“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的突破与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已超越周边其它地区。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进步使得旅游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速度以及旅游收益达到几百亿元,且增长速度不断提升。由此可见,旅游开发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这种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旅游投资的主体正在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包括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而且民营企业投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农村产业转型加快,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将以前的基础农作与新兴科技、管理和文化相结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独立的乡村品牌形象

从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有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却没有对当地的旅游产业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旅游发展目标以及定位不明确,而且各个旅游项目相对较为分散,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缺乏突出的旅游主题。资金缺乏和无主管部门等诸多因素导致当地旅游业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对品牌规划建设缺乏主导,基本都是农民自发组织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业对吃、住、行等最基本的要求,最终使得乡村旅游建设缺乏独立的品牌形象。

2.2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

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其中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乡村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主要的旅游项目就是吃农家饭、品尝民族菜等,而主要的旅游活动则是采摘蔬果、观赏等为主要活动,同当地相关的农耕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结合则相对较少。在开发旅游商品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停留在初级的开发阶段,并没有深层次的探讨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同质化建设现状比比皆是,乡村与乡村之间形成较大竞争,甚至恶性发展,最终导致业已形成的旅游品牌形象大打折扣,经济效益日益降低。

2.3缺乏创新性

尽管休闲农业与特色旅游的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对于根本性的农业产业带动不明显; 经营模式固化, 科技化程度低, 宣传营销手段落后, 多依赖当地居民口口相传、朋友推荐或导游带队, 很难吸引外地游客, 知名度局限于某一区域, 未能较好发挥当前信息化新媒体平台的带动作用。 此外, 农家在人们的概念中是“旧”的产品, 再加上诸多同质化的“农家乐”, 很难刺激新的消费需求产生,经营规模难以扩大。此外,经营基本集中于线下,没有充分发挥新兴科技和电子商务等平台的带动作用。

3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

3.1乡村旅游结合农村特色

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与理念打破传统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运营模式,方案选定以及旅游特色以生态文明为主,让旅客充分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妙,维持当地人民生活生产以及环境的平衡,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以及习俗,并将其作为旅游开发的品牌特征,使得旅游投资更加具有吸引力,提升旅游项目的品牌度能够有效地形成协同效应和品牌效应,从而有效地提升旅游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投资商进行招标。

3.2乡村旅游结合多种农村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创意产业结合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延长当地生产链和经济链,使得当地的自然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推进当地实现脱贫走向富裕,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现代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更是带动农村现代化的强有力支撑。除此之外,发展旅游业也需要完善一系列基础设施,为各个旅游项目建设同等水平的基础设施,保证各个旅游项目之间有相等的机会进行竞争,促进更具创意性和新颖性的旅游项目得到投资。

3.3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构建农村投融资服务平台

对农村旅游进行投资包括一系列的经济行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经济活动,它不仅需要对经济开发地进行资源评估,也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评估,以满足我国城乡统筹发展需求。开发一系列与当地旅游特色相符合的产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发展农村旅游一定要建立起投融资服务平台,将农村的资源向社会公开,充分展现农村资源的可投资性和规范性。

3.4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农村旅游属于我国新兴产业之一,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体系构建的不完善以及缺乏借鉴经验从而使得农村旅游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碰壁,如农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旅客的素质不高问题、后期环境维修不到位等都会对旅游开发地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例如,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新突起旅游热点地区,只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持久性受到质疑,且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针对农村旅游的生态问题和“寿命”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出大量的调查工作,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推进农村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将经济效益的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农业发展中,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旅游二者的共同进步。

3.5经济鼓励当地村民参与到建设当中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当地居民的劳动生产过程也纳入到开发项目当中,其不仅仅是经营同服务的过程,而且还是当地旅游开发的内容,更是当地提升乡村旅游项目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可以将乡村旅游同当地居民的劳动生活过程进行统一的融合,调动当地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旅游产品竞争力得到良好提升,推动乡村旅游能够维持良好的循环。积极鼓励当地的居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当中,将村落融入到乡村旅游当中,不仅丰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还能够让游客充分感受到独特的文化内涵,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融入到当地乡村生活当中,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为村落居民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6完善基础设施,串珠成线发展规模

在未来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交通规划需要有一个大的改变。乡村旅游大都地处农村,远离城镇和主干线。因此乡镇建设仍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各个乡道进行贯通连接。以乡道为基础,将分散性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乡村旅游旅游特色线路。促使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一个互助互补的有机整体,提高旅游整体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

乡村旅游同农业现代化之前具有密切的关联,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也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文章结合现代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分析了目前融合发展面临的难题和困境,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策略,以便为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19(5):40-44.

[2]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6 -92.

[3]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