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 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护理措施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急诊 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护理措施的效果观察

谭佳群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11-2017.11本院收治的80例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并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环境保护、气道湿化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所得出的观察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相比,观察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更优,对患者有益,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结论:采用护理措施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为患者省去一大笔治疗费用。护理措施值得在医学上应用。以下是具体的报告:

【关键词】肺炎;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但是大多数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时会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没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在进行2天的机械通气治疗后必须通知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有关报告表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在26%,这种症状一旦发展,很有可能殃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如何减低呼吸机对于患者的负面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们需要寻找全新的护理办法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使患者尽快康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和方法

1.1信息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ICU接受机械通气的90例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1例。患者年龄34~68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其余多为多发伤。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33~70岁,多发伤18例,其余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组年龄、性别、性别的比较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①保障患者每日的睡眠时间

②进行常规护理

③让患者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饮水

④注意患者饮食健康

观察组采取护理措施:

①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管理非常重要。保证空气流通有利于呼吸衰竭的患者的治疗;医护人员必须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每日进行细菌检测并记录。对于重症患者,最好采取隔离护理,避免感染,保障病房的环境。要保持房间清洁,定期清理垃圾,一个干净整洁的病房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医护人员应该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适合修养身心的病房环境,室内湿度控制在64度左右,温度控制在21度左右。有利于患者养精蓄锐、为身体的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

②气道湿化护理:在患者呼吸道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进行气道湿化,避免患者痰浓的产生。最好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采取合理的吸痰方法。药物吸入要在吸痰前进行。这样做得原因是吸痰更容易融化,医护人员最好能在患者身边轻轻帮助患者拍背或翻身,这样有利于痰液的吸出,减轻患者痛苦。在吸痰过程中,需要注意纯氧吸入。为了减少对气管黏膜的损伤,要回分泌物进行大量的冲洗。

③体位护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时,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体征,把患者的头部抬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肠道的反应,更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并帮助患者通气。在这个阶段的治疗,患者常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这也是发生肺炎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为患者提高一定的营养是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最好能根据每一位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相对于的饮食结构,根据病情发展随时调整饮食结构,这样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素质。另外,在保证营养时也要注意患者口腔的卫生问题,医护人员需要每天在饭后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如:漱口),避免口腔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

④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更为重要,往往从急诊室、手术室等医院直接进入重症监护室,由于特殊的环境要求,病人的家属不能陪伴和护理,清醒的病人往往因为不熟悉的环境,产生心理恐惧。由于失去发音功能,患者经常会感到抑郁和疼痛。护士应树立“病人第一,真诚护理”的价值观,加强人性化护理,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减少原发病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缓解病人的心理问题。

1.3观察指标

①肺炎发生率

②机械通气时间

③住院时间

2结果

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措施与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相比更加有效,值得被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研究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详见图1。

1,对照组与观察组指观察标数据对比

组别

n

肺炎发生率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

对照组

45

6(13.3%)

5.99±2.48

13.67±5.44

观察组

45

2(4.44%)

4.06±1.08

10.48±1.09

2.152

5.064

6.035

P

0.031

0.009

0.008

3讨论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肺炎,肺炎的出现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不仅短时间内不能出院,而且还要支付高额的治疗费用。据不完全统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死率可达到70%,而反复吸痰也可能引起患者的呼吸道粘膜受损,引起细菌滋生从而造成感染。而这种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这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存活率。针对呼吸机肺炎的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3]需要采取新的护理措施,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为患者的生活提供相应的保障,使患者尽快康复。在ICU机械通气病人的治疗中,护士应保证空气流通,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并对病房内的细菌进行检测。根据病人的护理需要,病人应观察病人的体征,抬起头,能帮助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避免病人的食物反应流、胃肠道反应,帮助病人通气。通过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实施可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尽快恢复健康,避免消极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提供心理护理,避免患者痛苦,能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减少金钱浪费。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措施值得在医学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俞琬如,许淑琴. 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护理杂志(9):7-8.

【2】伍珊珊.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 2018.

【3】杨富, 方芳, 陈兰, et al. 早期渐进式康复方案对SICU机械通气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16):1502-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