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APP在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3

微信 APP在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谢立虎 欧大明 黄丽芳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 目的 探究微信APP在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APP辅助教学,2组教学均为期4周。比较2组实验成绩、笔试成绩的差异及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验成绩、笔试成绩及各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APP应用在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教学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实践; 微信APP; 教学

医学免疫学教学需更注重学生独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1]。但由于课时及上课地点的限制,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多以教师讲解,学生听,最后学生按照讲解的操作方法进行实践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为主[2]。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未能达到通过实践来提高免疫学基本理论认知水平的目的[3]。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APP,具有文字、语音、视频、文件传送的功能,还可组建群聊进行多人沟通交流。将微信APP应用在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相当于搭建了一座桥梁,为教师、学生之间学习交流提供机会和平台。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微信APP在医学免疫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华大学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男11人,女9人;年龄18-21岁,平均(19.61±0.93)岁;医学免疫学测评成绩67-82分,平均(72.58±5.79)分。观察组男10人,女10人;年龄18-20岁,平均(19.24±0.61)岁;医学免疫学测评成绩65-84分,平均(74.49±6.07)分。2组主要基线资料间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的学生。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以及学生围绕目标大纲进行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师通过提问,考试等方式验证教学效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APP辅助教学,(1)准备:创建微信群,规定该群只用于临床实践相关内容的交流。(2)微信学习:提前在微信群发布实践学习的主题,要求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及讨论。学生可在微信群分享学习资料,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必要时可在群中向教师提出指导要求。(3)课堂教授:教师结合临床实例或媒体文件有详略的对重难点和微信学习中的疑点进行讲解。讲解内容着重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4)课后巩固:课后师生间通过微信群进一步的进行讨论和交流。并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索。2组教学均为期4周。

1.3 观察指标 教学结束后统计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对2组学生针对教学效果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1)考试成绩:分为实践成绩、笔试成绩。实践成绩: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的评分;笔试成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试题并对学生进行考试,两者满分均为100分。(2)满意度问卷调查[4]:调查内容主要为教学效果指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学生根据各自学习效果进行选择,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5f17914336f02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及%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实践成绩、笔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2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5f17914336f02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分)

组别

实践成绩

笔试成绩

观察组(n=20)

82.4±4.3

89.7±5.0

对照组(n=20)

71.6±3.9

78.1±4.5

t

8.320

7.712

P

0.000

0.000

2.2 2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知识点掌握、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相关知识扩展能力的满意度高达90%以上,对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满意度也均在70%以上。见表2。

2 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较[n%]

项目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n=20)

对照组(n=20)

观察组(n=20)

对照组(n=20)

观察组(n=20)

对照组(n=20)

观察组(n=20)

对照组(n=20)

知识点掌握

11(55.0)

5(25.0)

7(35.0)

7(35.0)

2(10.0)

8(40.0)

18(90.0)

12(60.0)

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9(45.0)

3(15.0)

8(40.0)

5(25.0)

3(15.0)

12(60.0)

17(85.0)

8(40.0)

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16(80.0)

5(25.0)

4(20.0)

8(40.0)

0(0.0)

7(35.0)

20(100.0)

13(65.0)

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9(45.0)

4(20.0)

6(30.0)

5(25.0)

5(25.0)

12(60.0)

15(75.0)

8(40.0)

相关知识扩展能力

12(60.0)

8(40.0)

7(35.0)

5(25.0)

1(5.0)

7(35.0)

19(95.0)

13(6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目的、原理、步骤等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限制了学生对实践知识的自主探究,且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5]。因此,需要对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加以改进。有研究[6-7]表明,将微信平台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次研究也利用了微信APP强大的沟通功能,来进行医学免疫学辅助临床实践教学的尝试。

本研究发现,应用微信APP辅助教学的观察组学生实践成绩、笔试成绩以及对各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学生。2组学生考试成绩的的差异直观的反映出了微信APP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信辅助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及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提前在微信群积极的讨论学习,解答并请教相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实践主题进行自学后,再通过课堂讲授去理解临床实践活动的原理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仅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得以发扬,而且通过自主学习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学生对临床实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的课后巩固环节,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如何进行临床实践操作的认知,提高了学生对临床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本次研究采用微信APP辅助教学的核心与日常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并实践、最后再进行复习的模式大同小异,但利用微信APP教学,使得这种模式更加的深入和灵活,能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8-10]。同时这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如何利用微信APP继续优化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还有待进行进一步的考究。

综上,微信APP应用在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学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要探究微信APP在医学免疫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还需进行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艳红, 田继华, 张帆, 等. 学术型研究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基础医学教育, 2019, 21(8): 617-619.

  2. 曹艳华. 医学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6): 3317-3317.

  3. 李昱, 刘钊, 李易明, 等. 浅析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8): 4-5.

  4. 郑朝晖, 张葵, 李治琴, 等. 微信辅助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 北京医学, 2018, 40(11): 95-97.

  5. 刘航, 周爱萍, 张敏, 等. 临床医学专业藏族学生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6, 34(4): 42-43.

  6. 周晓勃, 刘如意, 雷艳君, 等.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及思考[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 23(1): 119-121.

  7. 高兴春,郭娜,李爱连,胡志芳,姜凤良.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及体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33(02):280-281.

  8. 诸丽艳, 黄小芬, 胡一鸣, 等.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互联网+"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8, 38(6): 860-864.

  9. 王念民,刘爱敏.“互联网+”时代成人医学教育的变革与转型[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2):256-259. 

  10. 胡垂立.高校校园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4):12-13. 

[基金项目]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2018XJG-YB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