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的临床观察

刘子琦 陈春林 蒲杰娜 郭晓明 冯雪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次实验共选取了78例实验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9.2月~2020.2月,经临床检查后均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在入组后将78例实验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添加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措施,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晨僵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有效率为89.7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穴位贴敷;中医护理;临床观察

前言: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了2019.2月~2020.2月期间的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析使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选取了78例实验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9.2月~2020.2月,经临床检查后均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在入组后将78例实验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9例。所有实验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入组实验标准。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1例和18例,年龄区间43~75岁,平均年龄为(57.62±1.55)岁;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和20例,年龄区间45~79岁,平均年龄为(59.85±2.3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实验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即包括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和心理疏导等;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使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需要选取一些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将其制作为贴敷,药方中主要包括了伸筋草、当归、艾叶、没药、威灵仙、独活、钱子、乳香、生草乌头、生马、延胡索、莪术、生川乌头、牛膝等[1]

其次,将药方中所有的中药材进行打碎和研磨,并添加麻油、陈醋、姜汁等进行搅拌,将其调和成为膏状并制作成为大小约1㎝的圆形饼状。选取穴位气海穴、肾腧穴(双侧) 、委中穴、阳陵泉穴、承扶穴、环跳穴等进行贴敷,每天贴敷一次,每贴可使用8小时。

最后,在进行穴位贴敷期间,需要严密观察患者贴敷部位的皮肤状况,查看患者是否出现水泡、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患者在贴敷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2]。此外,若是患者在贴敷后已经出现了不良反应,如水泡、红肿等,则需要立即停止贴敷;若是出现轻微的过敏症状,则可以在药方中添加抗过敏药物,以减轻过敏症状。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晨僵时间)和护理效果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护理效果主要包括了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的是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指的是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无效指的是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是出现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X±S)表示为临床症状,以(%)表示为护理效果,使用X2值和t值进行实验结果的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1 症状改善情况对比(X±S

组别

例数

关节疼痛评分

(分)

关节肿胀评分(分)

晨僵时间(分)

观察组

39

1.47±0.35

4.16±0.26

17.51±2.38

对照组

39

3.92±1.13

6.34±1.25

29.85±3.82

t值

8.7622

9.5834

13.7592

P值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晨僵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2 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39

29

9

1

97.43%

对照组

39

25

10

4

89.74%

X2

11.2751

P值

<0.05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9.7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在发病后会对关节和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破坏,并逐渐导致关节出现功能障碍,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晨僵、关节肿痛、关节畸形[3]。由于该疾病的预后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临床上的治疗多以控制病情恶化和改善关节功能为主,而在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中医护理措施,如穴位贴敷等,可以实现对关节炎症状的有效改善,加快炎症的排除,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根据本次实验可知,实施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护理有效率也相对较高,由此说明了实施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加快其关节炎症的排出,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郝艳民,谢丽娜. 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0):138.

[2]林静,于慧敏,王涛. 穴位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9):2153-2157.

[3]司亚娟,徐录敏. 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3):14367-1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