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张永顺

山东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77800

摘要:近些年,为了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我国全面推行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日常管理维护是保障其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因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应对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并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长效治理;管理机制

引言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会对饮用水水源造成污染,导致湖泊与水库等自然水体发生富营养化问题,甚至会影响农业稳定生产,使得部分农作物产量大幅度降低,农作物内有害成分也会增加,给农民居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农村环境污染中,水污染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其直接影响着农村与整个社会发展。基于其构成成分,其主要包含居民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两部分。生活污水则主要指因家庭日常饮食起居、卫生清洁等行为产生的污水。其中衣物洗涤废水化学成分进入湖泊,就会使其产生富营养化问题,对湖泊水源带来严重污染。同时,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配置少,与发达城市地区相比农村污水处理问题要严峻,有更大的工作难度。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日益提高。近些年,农村发展备受各地政府关注,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大力整顿农村环境,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局面。相较之以往农村,现在农村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存在很多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相较之城市,农村经济条件落后,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而且农村地区会产生大量生产生活垃圾,一旦这些垃圾排入河流,就会造成水体污染,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缺乏完善的系统,很多很多问题,从而加大了污水治理工作难度,实际工作中其主要表现为:

1.1污水搜集不到位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范围大,例如冲厕、洗碗以及洗衣服等废水。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一些农村从传统茅厕开始冲水马桶,实际改造中忽略了厕所污水排放问题,厕所污水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从而无法彻底搜集污水。当前,农村地区冲厕、洗衣及日常卫生清洁等大部分生活污水大多是直接被排放到河沟中,时间一长就会污染河水资源,随之加剧农村环境恶化并破坏农民身体健康,形成不良反应。

1.2农村化粪池缺乏规范的防渗漏

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很多农村地区实施厕所改造项目,然而部分地区依然沿用传统露天旱厕,旱厕或冲水厕所污水处理不符合标准。有的地方依然直接排放污水,尤其是部分老旧房屋没有设置化粪池。虽然有的新房有化粪池,然而因设计不合理、工艺不达标,所以使用效果无法保证,难以发挥防渗漏实际作用。同时,部分化粪池设计不够合理,容积相对较小,每日冲厕所次数比较多,时间一长防渗漏作用更是无从谈起。

1.3排水管道设计合理性差

新时期,很多乡村开始设置污水排水管,然而问题依然很多:雨季无法及时而彻底的排水,使得路面严重积水,各类生活污水排放管道设计过于简单且排放效率较低,一旦排水量太大就会引起回流,如果地面漫出大量污水就会影响村民日常生活。有的农村在排水管设计没有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表面看可以排放污水但因排放不彻底,长此以往使得排水管变为蓄水池,大量污水垃圾出现发酵对农村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2、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涉及面大,除了人们日常生活污水排放,还有牲畜粪便与尿液等。另外,夏季雨季时期,大量雨水也是污水的重要构成。此种情况下,农村污水处理过于分散,无法实现集中处理,且有很大的处理难度。

(1)单个处理量不大。不同于城市,农村房屋格局比较分散,是一家一户的小范围居住模式,因而居住人口过于分散导致污水单个处理量并不大。(2)日变化系数比较大。很多农村地区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企业少,人们生活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作息相近,此种情况下白天污水排放量大,夜间却比较少。另外,夏季污水排放量也比冬季高很多。(3)收集难度大。一家一户分散居住模式仍是很多农村地区主要模式,部分农村地形复杂,排水管道修建难度大。同时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小,因资金技术不足使得排水管道无法及时得到完善,从而加大了污水收集工作的难度。

3、农村生活污水长效治理策略

3.1增强生活污水处理意识

(1)加强组织领导与职责考核。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落实,与领导人科学引导密切相关。所以,在影响农村生活污水质量的因素中,组织领导人污水治理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具体来讲,要通过政策与资金加强引导,充分调动各乡镇干部工作热情与主动性,还要明确政府职责,科学制定并完善各项考核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问题,以此加快农村污水处理建设进程完善设施建设。(2)增强村民环保意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农民的理解与支持是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而引导老百姓正确认识生活污水治理作用,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且实际工作中引导农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其污水治理工作参与热情,改变农民落后思想,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与配合的良好氛围。

3.2完善污水管理机制

农村污水治理中,加大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力度,以此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体系。基于政府财政支持,全面引导农村集体与农民参与,并吸引其它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此外,提高财政资助转移支付,农村水环境问题明确资金解决渠道与责任,根据价格、税收、信贷与保险制定有效的绿色优惠政策。除了明确各级主管与行政部门职责,污水处理设施产权归属的明确也是十分必要的,引入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明确运维来源,加强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此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还可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确保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并充分发挥其治理效果,为村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3.3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农村污水处理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另外,还要明确规划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与方向,将其作为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农村环保设施加大经济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此外,针对影响村民建设与群众反映严重的环境问题,要提供财政资金补助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3.4加大技术创新

污水处理中加强技术创新,深入研究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与能耗低、管理方便、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再结合我国国情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污水排放量、处理工艺与污染减排需求等,有效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有效制定技术规范应对污水排放问题。此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要合理选择治理技术工作,根据农村地区实际财政情况与生活污水排放特点,合理选用处理技术。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中,工商业水源较少,主要为畜禽养殖污水排放,因而要注意日变化与季节变大大的特性,选择技术时除过考虑均衡调节能力外,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也很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环境管理中,农村生活污水质量是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有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与运行质量,充分发挥项目长效性,建立长效管理组织、工程项目、政策保障、资金筹措以及考核评价等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以此确保生活污水排放符合标准,改善农村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波,郑利杰,王夏晖.现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实现路径研究[J].环境保护,2020,48(08):9-14.

[2]王景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长效管理机制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02):35-36.

[3]张学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5):96.

[4]胡明,李其军,孟庆义,王培京,肖金玉.基于长效管理机制的乡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9,35(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