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1
/ 2

循证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孙曹慧

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肺癌住院患者90名,将其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采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肺癌;术后护理;护理方案

肺癌是临床上的常见癌症,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主要影响肺部呼吸功能,晚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在我国,肺癌的治疗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由于肺癌目前诊断技术发展有限,大多数肺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化疗是目前主要的肺癌治疗方法[1]。据文献显示,一些患者会因为不当的术后护理而死于术后并发症[2]。所以正确科学的肺癌患者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有巨大影响,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故我院进行了循证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的探究,现实验阶段已结束,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90名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46-61岁,平均(55±3.75)岁,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42-65岁,平均(52±2.16)岁。根据入院检查显示,所选90名患者除患有肺癌外,无其他隐藏疾病,且90名患者均系肺癌原因来我院就诊。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只实施常规传统护理措施。对于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参与人员设立循证护理小组,在施行循证护理之前,小组成员学习相关技能,参加相关的手术技能训练,根据个体患者的个体疾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定制,分析护理流程中的潜在风险;②寻找循证支持,通过线上线下搜索国内外相关护理文件,评价和分析循证护理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③具体护理内容:(1)依据预防浅表静脉曲张及血流阻滞,进行患者身体状态的全面评估[3];(2)此外,肾功能障碍是此类疾病常见术后的并发症,因此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肾功能,必须采取高质量的精准护理措施;(3)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参与手术护理过程中,以防患者出现对疾病出现恶化情绪;(4)饮食和运动:根据患者自己的喜好搭配健康的饮食,如果是较辣或较咸的食物,为了增加食欲,有时可以少量摄入,但食用后要注意观察。如果食用后临床症状恶化,应该立即禁用。饭后无明显临床变化时,可一边继续观察一边适量食用;(5)强调坚持运动,适当做力所能及的运动;(6)心理护理:护士在护理患者时要保持平静温和的态度,多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其对医务人员的信赖。

1.3 评价标准

自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价表,由护士长对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80-100分为护理效果优异,60-80分为效果良好,0-60分为效果较差,效果达标=效果优异+效果良好,达标率=(效果优异+效果良好)/45100%。其次,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统计所得数据选用SPSS20.0的数据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检验标准采用x;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检验采取t值进行。将P的临界值作为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若P<0.05,则定义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生活质量评价,采集评价结果如下。实验组患者效果达标数为38例,达标率为80%,对照组患者效果达标数为27例,达标率为60%,前者数值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格 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状况对比[n(%)]

组别

总例数

效果优异例数

效果良好例数

效果较差例数

效果达标例数

达标率

实验组

45

11

27

7

38

80%

对照组

45

5

22

18

27

60%

X2

4.2416

P

<0.05

2.2两组患者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结果如下。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为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前者数值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格 2 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总例数

并发症发生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45

6

13.33%

对照组

45

13

28.89%

X2

4.1109

P

<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作为新的护理方案之一,以临床实践中的具体特定问题为基础,为了实施临床护理措施发挥最佳效果,通过搜索相关的示范文献和对于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解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且循证护理干预凭借优秀的护理效果,从而维护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患者不仅苦于手术、放射线疗法、化学疗法的不良反应,还承受着来自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患者往往会误估自己治疗前景,认为自己的癌症,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充满悲观、抵抗、不安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对治疗毫无帮助,甚至会对治疗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临床治疗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对肺癌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探究证明了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应用的显著效果,故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提倡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雁,郝玉芳.循证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

[2] 袁永刚,马歌.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8,12(13):47-49.

[3] 钟珊,龚小梅,武海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9,18(11):1171-1172.

[4] 吴爱丽.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8,15(21):1-2.

[5] 殷瑛.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5):95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