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车油品装卸作业过程中的静电防护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油罐车油品装卸作业过程中的静电防护策略分析

施晓慧 赵介闻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彭州 6119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石油工业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了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但是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征,也为民众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安全隐患。成品油在装卸加注作业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少的静电,因此一定要将静电的防护策略研究重视起来。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静电起电的主要因素,之后着重的分析与介绍了有关静电防护的合理策略。

关键词:油罐车;油品装卸作业;静电防护措施

引言

在进行成品装卸加注的相关作业之时,有关易燃、易爆与环境污染等危害也会更为显著的表现出来。另外,油品的快速的运动会加速静电现象的产生,继而逐步导致更为显著的静电放电等诸多事故。基于此,加强静电的防治措施研究意义重大。

一、影响静电起电的因素

在油罐车油品装卸过程中,静电起电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大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设备因素

在这一因素中,大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油品输送管道表面粗糙程度、沉积面积状况、过滤介质以及面积的大小规模、作业状况、作业场所的实际环境湿度等等状况。

(二)油品因素

在这一因素中,其包含的若干方面如下:输送油品的电导率、油品中包含的电力杂质类型以及数量、不相溶的第二相分散物质与数量等。

二、油品静电起电的主要类型

油品在实际储运的过程中,静电起电的实际类型大体依照油品流动状态分类,而在油品装卸的过程中,静电起电的形式主要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沉降带电

在油品中,或多或少的包含有相对较少的固体颗粒以及水分等等,由于油品的输转、灌装使固体颗粒或者是水滴等逐渐悬浮于油品中,并且在其下沉的过程中,就会随之产生沉降带电的现象。

(二)流动带电

油品出现流动摩擦现象,是油品出现集聚静电,促使油品带电的重要基本形式。举例说明,汽油、煤油等等相对低导电率的轻质油品,在有关灌注、传输的相关作业中,流动摩擦也会伴随出现集聚静电,由此促使油罐车、储罐中的油品出现数量相对较多的静电。

(三)冲击带电

在油品装卸作业中,出现上部喷溅式装油作业之时,油品往往会逐渐下落到罐壁与罐底,在此过程中,油品与附件产生一定的冲击,继而之时油品出现向空间飞溅的现象,继而导致出现飞沫、发泡与雾滴等等现象,逐步产生相对运动及接触分离,促使油品出现带电现象。

(四)喷射带电

在进行有关油品的装卸相关作业之时,由于带压油品在从管口喷出之后呈现出来的是雾状状态,而雾状与空气接触分离之后就会出现带电现象。

三、油罐车油品装卸作业过程中的静电防护策略分析

这一防护策略的分析主要是从汽车油罐车与铁路油罐车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合理分析的。

(一)汽车油罐车静电防护措施

1.避免顶部喷溅式装油

对于汽车油罐车来说,一定要尽可能的使用底部装油的方式,从上部进行油品注装十分容易造成相对严重的可燃混合气体,同时也非常容易导致出现一定的起电现象,由此可知,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此种装油方式。单从实践经验的基础看来,现如今不能改变底部装油的地方,一定要将装油鹤管口深入到距罐底部200毫米,使用暗流加油的方式。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大型的汽车油罐车来说,不允许从顶部注装低电导率的喷气燃料,同时也不允许使用本车泵双管同时在加油罐口进行加油。另一方面,由于汽车的油罐车中有存在着部分存油的现象,基于此,如果放置的时间过久或者是罐内存油相对较脏之时,一定要避免从底部来进行喷溅加油。

2.使用安全可靠的接地对策

从静电的角度出发,油罐车对于接地电阻值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一定要确保装卸油鹤管、管道、罐车相互之间跨接及接地连接之间的可靠性,以此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举例说明,多数水泥路面的地坪以及加油站中,都并不具备相对固定的接地装置,单纯的将接地针放置到地面上就被称之为接地,但是现实情况下这种行为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在对地线进行接引之时,工作人员总体来说还是相对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实际地线拆卸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出现人为地,继而致使油罐出现“悬空”现象。但是由于罐内的液体流动等等因素,有的时候虽然已经停止了加油,但是油面电位往往可以保持好几分钟,基于此,在停泵之后如果过快的拆除地线,同样也会导致出现悬空现象。为了保证过程的安全性,对于汽车油罐车来说,在结束装油的相关工序之时,要充分保证其静置的时间在两分钟之内,之后再完成地线的拆除。另外还要注意,在完成有关加油接头以及连接导线的拆除之后再开展罐体接地线的拆除。

3.保证油压与流速得到合理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卸油设备在正常压力以及流量的作用之下是很少出现事故的。但是由于受到意外原因以及工作等方面的疏忽,会使压力以及流量出现不正常的增加现象。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尽可能的避免一些突发的开泵以及停泵现象。众所周知,过滤器是最主要的静电源,其实际的起电速率一般都会在油泵最初的阶段达到最高的状态,因此其如果出现突发的开停泵现象都会致使出现瞬时冲击压力以及流速过高等等现象,在此情况下会致使静电随之产生紧急跃升的现象,严重情况下就会导致出现各种事故。而对于这一现象最为合理的解决措施就是使用一种减缓的手段,逐步发挥出相对良好的防护作用。

(二)铁路油罐车的静电防护措施

1.人体防静电

对于油槽车的撞车作业人员来说,一定要首先而基础接地的金属体,在完成人体放电的相关作业之后,再开展有关的作业操作。在有关装卸油品的相关作业中,对于工作人员来数,一定要穿着防静电的工作服以及防静电的鞋子。

2.排除气体

对于已经完成输送的铁路油罐车,如果车子没有经过清洗再进行有关柴油 以及煤油等等油品,往往会出现由于吸收汽油蒸汽导致混合体气体进入,继而进入到范围相对较大的爆炸范围之内。在注入柴油的时候,往往会在10秒至15秒的范围之内就会进入到危险的状态范围之内。在此情况下,需要对此类罐车进行彻底的清洗,或者是使用排气装置来进行汽油蒸汽的排除工序,还有一种情况是可以使用惰性气体来对其进行合理的置换。

3.接地

在开展装车工序之前,一定要控制地线处于铁路油罐车的某个制定的位置上,发挥专车接地夹的作用,以此来尽可能的防止车体上出现不必要的集聚电荷。从铁路罐车的角度来说,铁轨对地电阻相对比较低,可不会再实现另行接地。要充分保证装油鹤管、管道等等活动部件之间实现良好的相互跨接,继而逐步实现较好的接地活动。

4.装车方式

在开展有关顶部装油的相关工序之时,一定要保证将装油鹤管插入到油罐车的底部,保证鹤管口与罐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大约200毫米的空间范围之内。

5.检测与抽样

在进行油品的装卸活动之时,采样、测量与人工检尺等工序是不可少的。其材质要求也相对比较严谨,具体来说,如果测温盒等等工具使用到的材质是金属的话,那么吊绳应该使用导体材料来进行制作,同时在上端部分使用相对特制的经书夹以及铁路油罐车实现接地相连。在开展油品的采样、计温以及测温等等工序之时,一定不能对其进行猛拉与猛踢。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有关油库的平日管理工作中,油品静电可以说是其中所包含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对于油库的设施设备运行等等具有相对显著的不良影响,甚至对油库的安全有着极大地威胁。基于此,在开展有关油库安全的管理过程,一定要将静电的防治措施充分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孙文军,赵晓刚.油库输储油系统静电事故分析及防止措施[J].中国储运,2013(04):109-110.

[2]宋生奎,艾宏.油罐车油品装卸作业的静电防护[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2,21(04):29-31+1.

[3]刘斌. 油品作业区域人体静电场的仿真研究与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