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1/P92材质管道焊接施工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P91/P92材质管道焊接施工方法

高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06942

摘 要:在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规程、T91/P91焊接工艺导则等相关资料优选工艺参数,再结合火力发电机组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条件,为现场T91/P91管道安装焊接各个施工工序提供依据,确保完成合格的焊接接头。

关键词:T91/P91钢、火电焊接、马氏体型钢、焊接工艺

一.适用范围

T91/T92代表锅炉用小管径钢,P91/P92代表锅炉用大直径钢管,本文只针对火电机组建设中主蒸汽管道、再热(热段)蒸汽管道、高压旁路管道、低压旁路管道、补汽阀进汽导汽管、中压导汽管的管道焊接施工方案进行简单分析。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1.焊前准备

1)施工图纸会审完毕,会审中发现的问题已解决。

2)相应焊接工艺卡编制完毕,并经过批准。

3)管件必须经过光谱复验合格后,应在管道上距坡口处500mm处进行颜色标识。

4)焊材入库前必须经光谱检测,在焊丝的端部、焊条的夹持端进行颜色标识。

5)焊工资质:所有参与焊接作业的焊工必须按《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2010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有效资格证书,并报监理甲方审批合格。

6)所使用的氩气应符合GB/T 4842的规定,纯度不低于99.9%。

7)安装焊口对口前,坡口管端做100%MT或PT检验。

8)氩弧打底焊时,环境风速应不大于2m/s;焊条电弧焊时,环境风速应不大于8m/s。

2.焊接方法和工艺

1)坡口形式为双V形坡口,组对间隙为3~5mm。

焊接前对管子坡口偏斜度进行检查,要求管道管口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当管子外径大于60mm不大于159mm时其偏斜度△f不得超过1mm;当管子外径大于159mm不大于219时其偏斜度△f不得超过1.5mm;当管子外径大于219mm时其偏斜度△f不得超过2mm;超过规定时,采用机械加工方法进行修正。

焊件组对时应做到内壁(根部)齐平,如有错口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不同厚度焊件组对时, 按照《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T/T 869-2012中4.3.4条要求进行打磨处理。

2)充氩

P91、P92焊口打底焊接时,为防止根部易氧化,合金元素氧化损耗,影响熔敷金属性能,造成根部未熔合等缺陷。因此要求焊缝背面采用充氩气保护。

充氩方式采用坡口充氩时,充氩前须对管道焊口两端用可溶性纸进行封堵,用可溶纸折叠成圆锥状,圆锥底面直径应比钢管内径大10mm左右,将可溶纸放入管内深度约300mm—500mm,用浆糊将可溶性纸固定管道内壁上,形成一组临时堵板,然后在对口间隙处采用充氩针头向管内充氩气为确保充氩质量,可溶纸应每侧封堵至少两层,在管道对口时放入。如采用单侧管排充氩时,则对管道焊口另一端用可溶性纸进行封堵。

3)预热

P91、P92焊口氩弧焊预热温度为150~250℃、电弧焊预热温度为200~250℃。

预热方法为电加热,预热的范围为从对口中心开始,每侧不少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点固对口:点焊前应仔细检查坡口尺寸、坡口内外清洁度、坡口间隙、有无错口等。

坡口尺寸应符合图纸、规范要求,坡口内及边缘20mm内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

为了防止焊缝根部出现内凹或未焊透缺陷,坡口间隙为3~5mm。焊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禁止强力对口,对口时组合件应固定,焊接结束后,临时加固的装置才能去掉。

焊件组对时应做到内壁(根部)齐平,如有错口,其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对于超标错口、折口,焊工有权拒绝施焊。

点固焊采用氩弧焊时,点固焊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等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焊缝厚3-4mm,点焊一点,检查一点,如有缺陷及时清除,重新点焊。点焊缝均匀分布在整个圆周上。

点固焊接时焊工不得在管道外壁上随便引弧、调试电流。

采用临时定位焊件定位时,定位焊件应采用同种材料;采用其他钢材做定位焊件时,应堆敷过渡层,堆敷材料应与正式焊接相同且堆敷厚度应不小于5mm。当去除定位件时,不应损伤母材,应将残留焊疤清除干净、打磨修整。

4)打底焊接:

打底层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使用的焊材及焊接规范见焊接工艺卡;

焊接过程中要注意起弧、收弧和接头的质量。起弧时应适当抬高电弧,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打底层焊接完成后,立即自检,合格后及时进行填充盖面。

焊接过程中要注意起弧、收弧和接头的质量。起弧时从坡口内部起弧,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焊接过程中,焊工随时小手电筒检查焊道的根部质量,如有未焊透、内凹或者焊瘤过大,及时用砂轮磨掉,重新焊接,补焊工艺同正式焊接工艺。要求焊缝根部突出不大于2mm,内凹不大于1.5mm。

氩弧打底焊应为两层,不得在同一处进行收弧,接头错开10-15mm为宜。

打底结束、经自检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填充盖面焊接,以防止产生裂纹,焊口氩弧焊打底后严禁过夜,及时进行填充。

5)填充盖面焊接:

氩弧打底焊后应立即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以防止产生裂纹。

为了控制焊接变形和减少缺陷,施焊时采用小电流、快速焊;采取两人对称焊接方法时,两名焊工采用相同的焊接规范。

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

采用多层多道焊,P91、P92材质单层焊道厚度不大于焊条直径,单道焊缝宽度不大于焊条直径的4倍。每根完整的焊条所焊接的焊道长度与该焊条的熔化长度之比应大于50%。

焊接工程中,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层间温度不超过250℃。

每一层焊完后,焊工及时清理检查,用扁铲、钢丝刷认真清除层间焊条熔渣,认真检查根部及填充层的焊接质量,如发现表面缺陷立即用机械加工法清除(角膜砂轮、锋钢锯条) , 补焊后,再进行下一层道的焊接。

焊口要求连续焊接完,当被迫中断焊接时,启动备用电源,立即采取后热,完成后热过程,并缓冷到室温后热应在焊接完成;后热工艺为焊件温度降至80℃~100℃,保温1h~2h后立即进行。后热工艺为:温度300℃~350℃,时间2h。

3.焊工自检

焊工的自检工作贯穿整个焊接过程,如打底、层间、盖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焊缝表面是否有气孔、夹渣、夹钨、裂纹、咬边、弧坑等缺陷,接头是否良好,填充金属与母材融合是否良好等。如有问题,采用机械加工法清除缺陷后,再进行补焊。

4.焊口返修

1)对于外观检验中发现的焊缝缺陷要及时进行外表修补处理。

2)对于无损检验后发现的内部缺陷,经金属实验室标明部位后进行挖补处理,补焊时应彻底清除缺陷。挖补位置要加工出符合焊接要求的坡口。焊口补焊工艺及预热、热处理工艺与正式焊接的工艺一致。补焊后重新进行无损检验、光谱复查及硬度实验,直至合格为止。

3)应查明造成不合格焊接接头的原因。对于重大的不合格应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返修措施,返修后还应按原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

4)表露缺陷应采取机械方式消除。

5.焊接热处理

焊缝的预热和热处理必须按已审批的焊接工艺卡进行施工。

焊接完毕后,焊接技术人员通知热处理人员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完毕,热处理部门应填写热处理完工通知单反馈给委托单位。

对于绑扎加热片困难的焊口,金属实验室应提前做好解决热处理困难及检验困难的准备工作。

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支撑物直至热处理工作结束后才可以去除。

第 4 页 共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