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洗胃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洗胃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曹雪娇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辽宁省 本溪市 117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10月 我院收治的50 例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电动洗胃机洗胃。选取 2019 年 4—10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作为观察组,确立“降低洗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活动主题,设立目标,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 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同时采用临床路径规范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10%(5/50)]明显低于对照组[34%(17/50)],护理满意度[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64%(32/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用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的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品管圈活动在临床路径的运用可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品管圈;延长洗胃插管深度;并发症;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品管圈是指工作性质相似的工作人员,组成一个 7 ~12 人的团队,对质量改善主体进行确 认,通过 PDCA 循环法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的活动。一旦洗胃操作不当,则会引发相关并发症。不但影响急救效果,更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洗胃操作的安全性,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急诊中科从 2019年 4 月起将 QCC 活动运用到急诊洗胃安全性管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 年 4 月引入品管圈活动理念,同时学习相关知识,2019 年 4 月将品管 圈活动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选取 2018 年4 月 ~10月急诊科收治的口服中毒洗胃患者50 例作为 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另选择 2018 年4 月 ~10月急诊科收治的口服中毒洗胃患者 50 例作为观察组(品管圈实施后),[1][2]两组患者两组患者均为意识清醒、无洗胃禁忌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 05)。

1.2 品管圈实施方法

1.2.1.1 确定活动主题,成立品管圈小组 品管圈人员 由急诊科 8名成员组成(包括圈长 1 名,辅导员 1 名, 记录员 1 名,圈员 5 名),圈名和圈徽是品管圈的精神支柱,进行了精心设 计。本圈圈名为护生圈,圈徽以绿色为基色,代表急诊科绿色通道的职能,以绿色橄榄枝为边代表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中间以红、黄、绿三基色构成的坚固的三角形表示急诊科的就诊三区划分。用护士双手托起红心代表我们急诊室护理工作人员对生命的守护。

1.2.1.2 确定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主题通过召开圈员会议打分产生,根据其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等优次顺序比较,最后以高分确定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2.1.3 现况调查 收集 2018年 4月 ~ 10月急诊科洗胃患者50例,发生并发症17例,洗胃并发症发生率为 34.%(18/50),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和护士两个方面。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出目标值为将洗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至 11.26%。

1.2.1.4 原因分析 通过鱼骨头图,圈成员采用头脑 风暴的方式从人、物、法、环 4 个方面查找原因。最终在 26 个末端原因中确定要因,经真因验证,确定“患者配合程度差”;“插管方法不当”;“洗胃机出入量不平衡”,为主要因素。

1.2.1.5 制定对策并实施 针对上述主要原因,展开品管圈讨论会,全体圈员通过可行性、经济型、效益性三个方面进行评分。最终选定实施2 项对策。(1)洗胃技巧培训,护士洗胃插管深度(45-55cm),饱食患者需要大量反复洗胃,洗胃量15000ml-20000ml。观察组洗胃管插入深度(55-70cm)[3],饱食患者先催吐再洗胃,洗胃过程中给患者变换体位。对策处理:1、将新的插管深度纳入考核标准2、每半月进行一次理论培训3、每月抽取一名护士考核洗胃操作(2)提高患者置管耐受度,以往护士用石蜡油润滑后插管洗胃,患者恶心症状严重,多有咽喉部粘膜损伤。观察组患者洗胃前给患者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4][5]并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抹胃管后置管①洗胃规范化②对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1.2.2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 1

5ed9f630b8b6b_html_99b0dfcc233d5bfa.gif

组 别 n 发生洗胃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5ed9f630b8b6b_html_242619976a6e610f.gif 对照组 50 17(34) 64

5ed9f630b8b6b_html_4e40f51613c36252.gif 观察组 50 5 (10) 96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 论

洗胃是救治口服中毒患者的有效急救技术,急诊护士洗胃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救治的结果。我院品管圈通过洗胃技巧培训;提高患者置管耐受度两项对策,能降低洗胃并发症,有效提高洗胃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文媛 . 品管圈活动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121-123.

  1. 何嫦娥,韦志英,张佳琴,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144-146

  2. 毛仁丹吉 伏旭 马晓红 贺莉,国内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的 M e t a 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6):388-392

[4]杨蓉蓉,利多卡因胶浆应用于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 2019,26(4):143-144

[5]安祯祥1 王敏1△ 蹇忠禄2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复合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对比研究,[J]贵州医药,2016,40(3):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