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制分析及评价方法和治理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1
/ 2

关于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制分析及评价方法和治理技术分析

宁怡

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目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黑臭水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环境能力。这些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消耗大量的氧气,使水缺氧或厌氧,产生黑色的气味。不同厌氧微生物在水中的生长将导致水中有机物的分解,直至发酵产生氨、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并散发气味。缺氧条件下,铁、锰还原形成金属硫化物悬浮颗粒,如FeS、MnS,使水体发黑。黑臭的水不仅危害自然环境,而且降低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黑臭水的存在污染了空气质量,破坏了城市的面貌,影响了各种生物的生存。水的黑臭严重扰乱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有效地处理城市黑臭的水。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制评价;治理技术分析

引言

黑臭水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个系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升级,城市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非点源水的污染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显著的负外部性。同时,城市居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意识的提高对生存和发展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反映了城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需求。在这种影响下,中央政府决定将城市中黑色和恶臭的水的治理作为抗击污染的七大标志性行动之一,并确定了打击目标。显然,到2020年底,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臭水去除率将达到90%以上。曾经,“黑臭”只是城市水体的一种症状,其根本治理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领域的系统功能的重构,而这一重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遵循公共资源管理的客观规律,整合战略,实现城市黑臭水体管理的长期稳定。

1 我国黑臭水体现状

臭”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一个城市中处理黑臭水的平台。对我国城市河道中黑臭的水体进行了调查。全国近300个城市中,85%以上的城市被认定为黑臭水体,共有1861条河道。对黑臭水的调查,河流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湖泊和池塘。黑色臭水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其次是华南中部地区。

2 黑臭水体成因分析

2.1 外源污染严重

没有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区域,雨水、污水沿海岸直接通过沟渠、排水沟排入水体,导致污水排放量增加,超过污水处理厂的自净能力。有些旧城区的雨水和污水仍然汇流在一起,导致污水直接从联合下水管道排入水体。新建城市地区虽然大部分城市都设计并实施了雨水、污水分流系统,但这些系统仍不完善,甚至存在较大缺陷。例如,一些居民区修建了雨水和污水分流系统。雨水和污水的混合以及与市政管网的错误连接。另外,大部分地区缺乏初期雨水截流系统,大部分非点源污染直接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大量的垃圾直接堆积在水体的堤岸上,从而加剧了水质的恶化。在一些地区,工业和商业废水直接排放或混入雨水管道,缺少污染控制措施和治疗设备。

2.2 水系不畅通

一些河流上游没有水源,河流之间没有有效的水力连接。上游河段未形成,有断河现象,水流不顺畅。水系统不稳定或流量小,水体的再氧化能力降低,水质恶化。这些河流缺少导流渠道,只能在区域内补充雨水和污水。由于缺乏水力,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破坏了河流的周边空间,来自周边地区的垃圾流入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3 长效性措施

3.1 控源截污

城市中黑臭水的污染有很多原因。确定外部污染源后,相应的措施对减少污染排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中还应做好以下工作:(1)考虑到沿江排水口旧城区的污染、城市污水管网的腐蚀、连接不良等因素,采用污水截流管进行处理。完善和维护城市污水管网,加强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采取入渗、滞留、封存、净化等措施,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径流对自然水污染的影响;(2)对城市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的黑臭水体污染,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严格监督城市垃圾的堆积和治疗;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落实垃圾无害化处理。

3.2 内部污染源

更有效地控制了外部污染源,水中的污染物也要及时去除,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污染物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会沉积在水底,效果很好。但实际的实现也会受到机械设备的准确性的影响,食物链的完整性,和有针对性的疏浚工作,在加强水的监督,及时清理现有的垃圾水表面处理,防止污染。

3.3 水质净化

净化水在城市黑臭水治理中的应用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实现。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提纯方法。因此,物理净化法更适合于流动性差的水的处理。化学净化方法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引发污染物的反应,达到水净化的目的。微生物、功能性水生植物等实现污染物拦截和吸收的途径。

3.4 生态修复

使用生态修复方法治疗黑臭的水可以促进经济复苏的自我净化能力,确保水质。特别是水生植物的应用,不仅可以突出景观功能,还可以吸收水中的污染物。例如,在一些城市公园里种植了大量的沉水植物,如荷花、水葫芦等,不仅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还可以吸收和降解河底的有毒微生物,逐步控制黑臭水的污染。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水生植物存在差异,有必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灵活选择和应用人工湿地、生态护岸、生物浮床、水生植物池等。

3.5 生物治理与修复治理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比上述两种方法都更有效。通过对河水的综合生物处理,可以恢复受损的水生生态环境,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这种方法有很好的治理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生植物的恢复是利用水生生物,将水生植物在水中进行吸收和转化,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生物修复过程包括植物纯化、生物膜和微生物强化。处理成本低,但处理时间长,效果稳定,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改善黑臭水的长期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4 结语

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治理黑臭的水体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规定,加强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有关部门已完成对黑臭河道的调查,应根据当地情况消除黑臭水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按照规定规范和保护河道。法律旨在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控制外源污染对河道的影响,确保长期养护,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洪松.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探析[J].内蒙古水利,2019(5):46-48.

[2]周天,陈舸,徐煜娇,etal.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初探[J].广州化工,2017,45(22):117-119.

[3]樊亮亮.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探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06):62-63.

[4]刘学武.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暨污染底泥治理技术及标准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2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