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 好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2
/ 3

如何做 好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

杨佳健

温州市瓯江口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如何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成为各大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完善的建设项目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提高市场竞争的基础。因此,应加大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方面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良好的质量,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本文笔者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项目管理;甲方;质量管理

引言:所谓建设项目管理,就是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与控制,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整个项目的进度过程中,从投标到验收,对于建设项目的干预程度和相关负责人的全过程管理,称为建设项目的管理。由于建设项目的管理细节错综复杂,从项目策划、项目可行性性分析、建设项目整体设计、签署合同等前期准备阶段,到项目招标、采购材料、项目施工等实施阶段。因此,技术人员要进行实时监管,加强各个环节的把控,从策划到验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一、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

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为:(1)促进建筑行业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建筑企业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日益复杂而面临着很大困难,因此建设项目要想取得高效稳定的发展,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管理。(2)节约成本。建筑工程有效管理对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投入,减少人力与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现象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效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无论是材料采购时把握材料的质量、定价、验收、使用等,或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各项目质量的验收,减低故障发生几率都是节约成本。

二、做好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

1做好建设项目策划决策阶段管理

建设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通常称之为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在调研工作基础上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是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推荐建设项目,以便在确定的区域或领域内 选择相应的投资建设项目。该阶段的主要管理内容是要做好自然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相关市场的预测工作,为政府决策提 供依据。当项目建议书编制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后续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不表明项目非上不可,项目建议书不是项目的最终决策。

1.2 可行性研究

根据文件规定,政府投资项目须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是对工程项目的合理性、盈利性、先进性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的工作方法,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 上(包括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否可行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是技术经济的深入论证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管理内容就是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制严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从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研究结果一般要求对项目回答 6 个问题(5W+1H),即要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何时进(When)、谁来承担(Who)、建在何处(Where)及如何进行(How)。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成果性文件,是 项目决策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直接决定项目是否 可行,是否可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2做好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保障工程的质量是在项目中最基础的目标,只有确保工程质量才能够使工程后期顺利竣工,同时也是对企业利益的一种保障。要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则应做好以下工作:

2.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

质量保证机制,是为了保证项目质量所制定出的相关规定以及保证保障一系列的制度怎样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的解决办法。为切实制定出其全面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企业应首先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企业应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规定,建立出一套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将规章制度编撰成册,让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时,目标明确的对建设项目做出管理工作。

(二)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

导致项目产生质量问题的三点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工程材料的影响以及工程设备的影响。在建设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即为人力劳动,各个环节都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在整个项目建设中,人也是项目建设的主体,工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人的技术水平等,都能够对整个工程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很多工人在工作时出现工作态度不端正,甚至懒惰怠工的现象,还有一些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应对这一现象进行严打,给工人施加一定压力,督促其端正工作态度。管理部门加强对工人的管理,可以使项目质量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材料的优劣是影响整个建筑质量的根源,往往材料一旦被投入使用,将永远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由于它的不可逆性,所以在材料投入前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测。企业应派专门管理人员对材料从采购到运输再到储存等,全程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现象,储存时选择适应材料放置的储存环境。一些企业在项目工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会选择老旧的设备,这些设备不但在技术上达不到要求的水平,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使工人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加大了操作难度,实际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可能导致项目工程的整体落后,无法按照规定时间完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2对施工环境、施工工序进行管理

如想在项目施工中保障良好的工程质量,首先要考虑环境因素对项目施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对项目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有,气象、水文、人为环境等。在施工时如遇到恶劣天气将很难开展工作,管理部门应提前做好通知,在遇到不能进行户外作业时,及时管理好施工工人,有序的安排工人进行休息。有时项目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项目建设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很多工作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管理部门应及时做好多方面协调,保障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安排。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施工环境,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3合理确定建设工期

所谓合理工期是指建设项目在正常的建设条件、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正常的管理水平情况下,对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使项目各方均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合理工期不等同于合同工期,合同工期是在定额工期的指导下,由工程建设的承发包双方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双方诉求,经招标投标或协商一致后,在承包合同书中确认的建设工期,合同工期对合同双方都有着强制性约束作用,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而定额工期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按正常施工条件、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全国范围内施工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的平均水平为基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编而成。目前,由于建设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域的差异性,建施双方均会视项目具体情况参考定额工期对合同工期予以调整。一般而言,影响合同工期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气候条件。北方冬天天寒地冻,南方春天春雨绵绵,夏天高温酷暑,恶劣的气候条件均不利于建设项目施工,合理的建设工期必须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其二:项目投入使用的紧迫性。如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项目早完工,老百姓早受益,政府一般会压缩工期;

其三:项目的技术难度。常见项目如普通房屋建筑、城市道路等技术成熟的项目,具备压缩工期的条件,而技术含量高,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较多的项目不宜盲目压缩工期。

其四:施工企业的实力。大型施工企业具备更多的资源可以调配,包括人力、财力、供货渠道甚至建设工程中相关人脉资源,因而具备更强的实力应对工期的高要求。

其五:材料、设备供应的便捷性。交通运输工具不能直达的建设项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用于材料二次转运,不仅大幅增加建设成本,也将对工期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六:环境的复杂性。如繁华的商业区、半开放的道路因为人流、物流的影响和施工场地的缺乏都将大幅延长工期。恶劣的地质条件也会严重的影响工期。

其七:工期长短的经济性。工业产房投入使用即可产生经营收益,房地产项目竣工即可实现销售收入,且能大幅降低融资成本,这类项目一般对建设工期的要求会比较高。

总而言之,工期的确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同时工期的合理性也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甚至决定项目的成败。因而,工程建设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工期管理,而其核心和前提条件就是科学合理的确定建设项目工期。

2.4完善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帮助承建单位做好相关的资源配置与协调工作,积极监管施工单位,使建筑资源与实际应用标准相符,确保建筑资源有效应用在建筑环节;或者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来学习设计要领、施工图纸,落实建筑过程中的施工设计方案。同时业主方应该立足实际,根据建设项目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责任制度,以不同施工环节为依据划分管理责任,建立责任负责人管理制度,通过落实管理行为、强化责任人的工作意识,提高建筑质量,保证建筑工序的有序实施。另外,要协助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增强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施工的安全;或者是积极应用建筑技术,认真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实施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2.5建设项目竣工阶段管理和评定管理

由于在建设项目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如材料的变更、地质条件的变化、工程量的增减等因素,使得工程竣工并不等于工作的结束,一定要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验收评定,正式的验收评定,往往是仪式性的、短时间的、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真正的质量验收评定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进行,并且是以各分部工程的质量来鉴定单位工程的质量,以建设项目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来综合鉴定分部工程的质量,所以,建设项目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是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对此,现场施工管理应仔细、认真、严格把关,应尽力检查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项目、保证项目和实测项目,不合格的,督促施工单位返工,返工合格的方可签字,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不能予以验收。这样,一方面控制了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又促进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3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在项目施工中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保障自身的工程质量 才能够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建设项目的管理是对公司利益的保障,企业应加大对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为管理组织建立明确的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管理组织应积极协调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使项目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另外,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思想,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明堂.浅谈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J].江西建材.2019(11)

[2]张裕平.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效力的发挥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7(43)

[3]袁东辉,李娟,张进利,高洪刚,王续胜.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及保证措施[J].中华建设. 2014(11)

[4]刘子洪.如何做好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