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肺结核扩散传播,医护带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9
/ 2

防控肺结核扩散传播,医护带头

刘永芬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结核杆菌还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

5ea9152b02a89_html_3f163b4a13b665ce.jpg 知道嘛,肺结核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结核病有800~1000万人次哦,其中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所以,在1993年的时候,WHO就宣布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们国家,则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治工作时不我待!

有木有被吓到?那么,医护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应该怎么做呢?

最基本的要求,至少应与普通公众一样,采取最基本的勤通风、勤洗手、人员密集处戴口罩等进行防控;而更重要的则是,具备防控的专业知识,以身作则,带头并指导公众进行科学的。这样才能共同携手、团结一心,积极为遏制结核病流行而不懈努力,为消除这种传染病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早日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带好防控这个头,指导公众科学防控呢?首先,当然是需要了解掌握肺结核传染源、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专业的知识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防控。

哪些人可以引起肺结核的传播呢?也就是传染源是谁?

排菌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且传染性强。

这些患者通过哪种方式传染其他人呢?也就是传播途径有哪些?

该传染病主要感染途径是呼吸道感染,经飞沫感染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还可以通过空

气、接触、消化道导致传播。

哪些人可能会被传染呢?也就是易感人群是哪些人?

人群普遍易感,但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

5ea9152b02a89_html_b5381566bf5aba2.gif怎样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肺结核感染了呢?临床表现:感染肺结核后,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如果出现午后常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全身毒性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小心可能被感染,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

既然结核病这么厉害,那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同时指导公众不被感染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好这三个环节的管理,您会发现,其实肺结核的预防,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1、控制传染源

1.1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认真落实经空气传播疾病预警分诊制度与流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2重点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流行病学史,积极对患者进行肺结核排查。

1.3发现感染病例时,及时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将其转入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诊治;对不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则及时将患者转至具备收治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

1.4对于特殊原因暂时不能转至感染性疾病科或上级医院的肺结核病例,应安排在病区一侧相对独立的隔离房间,其活动限制再隔离病室内。

1.5隔离房间门上粘贴“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标识,用以提醒科室人员注意防护。

1.6做好健康宣教,避免患者及家属串病室;指导患者及家属病情容许的情况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及时进行手卫生,并与其他人员保持1m以上距离。

1.7通过药物治疗、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方式,积极治愈结核病。

2、切断传播途径

2.1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取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1.1为传染期患者实施一般诊疗操作时,采取二级防护措施: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鞋套,根据需要选择隔离衣或防护服;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穿医用防护服;“二前三后”认真落实手卫生。

2.1.3加强诊疗区域的环境管理: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每日3次使用

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对环境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清洁消毒,作用时间≥10min,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500mg/L的二氧化氯≥30min、1000mg/L的过氧乙酸、3%的过氧化氢、0.5%碘伏、75%的醇类等消毒剂;如遇污染,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清洁工具分区管理,实行颜色标记,认真执行“一床一巾一抹布”、“一个房间一个拖布”,使用后按要求清洁、消毒、冲洗消毒液后悬挂晾干备用。

保持空气流通,每日3次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终末消毒无人情况下可直接使用紫外线灯管照射1小时以上;

关闭中央空调,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与医疗用水实施清洁消毒、新风管理;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2.1.5加强诊疗器械、物品的管理: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使用后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集中按规范处置,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严禁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置。

2.1.6实施安全注射措施,对接受注射者无害、使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

2.2做好医用织物的管理:患者使用后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布类,使用后在患者床边收集,收集时减少抖动,装入橘红色感染性织物收集袋,扎带封口,暂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移交后对暂存区地面进行清洁消毒,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2.3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双层黄色专用医疗垃圾袋包装,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置规定进行交接、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

2.4加强科室监管:科室感控小组及时进行培训和监管,指导科室人员切实落实感染防控的各项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35ea9152b02a89_html_e2ba6a60d4b3f37a.jpg .1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疫苗,通过接种该疫苗后能够在人体当中形成抗体,并帮助提升机体免疫力,大幅降低肺结核疾病的患病风险。

3.2注重合理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特别注意自我饮食的调节,多食用一些能够帮助提升机体免疫力的食物,注意优质蛋白、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

3.3积极地加强体育锻炼来不断提升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体过度疲劳。

3.4尽可能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区域,与肺结核患者保持距离:注意避免接触肺结核患者,确实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与,其接触时保持一定的距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勤洗手,尽可能避免与患者间的亲密接触。

3.5指导肺结核患者的家庭防控:

3.5.1肺结核患者千万不要面对着家人咳嗽或者打喷嚏,更不要随地的吐痰,及时将痰液用纸巾包裹密封处理。

3.5.2不能与家人共用食物,每次吃剩的食物也不可分给家人食用。

35ea9152b02a89_html_86ca511ee363393c.jpg .5.3保持家中良好的卫生条件,注意勤开窗通风,勤洗手,并应用消毒液等定期对家中的物品进行消毒。日常饮水、进餐、洗漱过程中所使用的物品需做到专人专用,使用后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水杯、碗、筷等餐具使用后可用开水煮30分钟,无法用开水煮的物品可选择阳光下暴晒约5~6小时。

3.5.4在日常出门时患者还要注意佩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免将结合病结核病毒传播给他人。

3.5.5肺结核患者的家属应定期到医院接受体格检查,最好是每年进行2次,这样能够及早的发现是否受到感染并及早治疗。

综上所述,医护带头,通过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一系列措施,肺结核是可防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