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头颅平扫和增强诊断脑胶质瘤准确吗?

/ 2

核磁共振头颅平扫和增强诊断脑胶质瘤准确吗?

胡凯

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 6373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肿瘤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存续的巨大天敌,大部分的肿瘤随着病程的延伸会发展成恶性肿瘤,一旦到了这个程度,癌细胞对于脏器的影响和破坏非常严重,临床上只能以姑息护理为主,很难找到办法进行根治。脑胶质瘤是脑颅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准确的对脑胶质瘤进行诊断,尤其是早期的诊断,能够帮助患者稳定病情,防止癌细胞进一步扩散,以此来达到延续生命的目的。

一、什么是脑胶质瘤

我们的大脑和脊髓间隙中,充斥着大量的胶质细胞,当胶质细胞发生癌变,就会产生脑胶质瘤。脑胶质瘤可以说是人类最为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类型的颅脑内肿瘤中,发病率始终占据半数以上。而且,由于脑胶质瘤发病于脑部,对神经系统损害极为严重,在复杂的脑部神经和血管环境下,不仅给疾病的诊察、病灶的定位以及治疗带来难度,也导致了患者可能承受更大的损害。

临床研究认为脑胶质瘤的出现与病毒感染、环境污染、化学侵害、电磁辐射等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在当下医学科研水平条件下,还不能对脑胶质瘤的成因进行彻底的研究排查,其根本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脑胶质瘤是常见于颅脑内的恶性肿瘤,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有着非常致命的影响。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的癌症治疗方法,即放化疗、手术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些药物对癌症细胞上的靶向因子进行识别和攻击,能够定向杀伤癌细胞,避免了放化疗过程中对其他体内细胞的误杀,减轻了患者的身体负担和伤害。

脑胶质瘤早期表现为突发性的神经症状,比较显著的是癫痫或者肢体抖动严重等,还可能仅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即视觉重影)或者一些不常见的神经疾病症状,而随着脑胶质瘤的病程深入,对于大脑的伤害会逐渐增强,甚至对脑组织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患者瘫痪和死亡。

不论是对脑胶质瘤进行诊断还是治疗,都要以准确的病灶定位作为前提,对于脑胶质瘤的诊断,一般方法包括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CT)、脑血管造影技术、脑电图检查技术、X射线平片筛查以及核磁共振技术,而综合考虑诊疗的成本和效果,医院常用核磁共振技术(MRI)平扫结合增强的方式对脑胶质瘤进行诊断。

那么,核磁共振头颅平扫和增强诊断脑胶质瘤的准确性如何呢?

二、核磁共振技术(MRI)应用于脑胶质瘤的诊断

核磁共振技术的出现,对于可视化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的医院诊断过程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清晰、分辨力和锐利度较好,并且能够多维度、多角度的成像,对于细节把控也比较好,方便医生对患者的病灶细节进行观察,以此来检查一些有可能被遗漏的小病灶和小结节。而更加重要的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作用原理,是借用不同原子核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共振而发生自旋运动进而形成光谱成像的方法,通过这段话我们就知道,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的是磁场,磁场对人体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这一点也奠定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医疗的基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核磁共振对于磁场具有一定的要求,而金属物质都会对磁场进行干扰,因此,如果我们佩戴了金属饰品或者身体内部有金属物品的话,就没有办法借助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疗了,例如金属假牙、心脏起搏器、体内的钢钉等,另外,核磁共振成像诊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患有严重的幽闭恐惧症,一般而言也不建议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疗。不过由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本身具有巨大的优势,能够发现一些早期的肿瘤,因此常用于肿瘤筛查以及早起病变的确认,对于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情跟踪也有巨大的贡献,对于脑胶质瘤的诊断来讲,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一般包括平扫和增强。

2.1 核磁共振平扫技术

核磁共振平扫就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常规用法,针对患者的头颅部分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如上文所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利用平扫,就能够得到患者颅内各个角度和维度的成像结果,而且得到的图像非常清晰,一般就能够通过图像的分析来确定是否患有脑胶质瘤了。

2.2 核磁共振增强

核磁共振增强,即是为了进一步的确认患者的病灶位置,就需要更加清晰的图像细节,因此,核磁共振增强一般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方式,人为的增加目标器官的对比度,使得形成的图像更加清晰,尤其是图像的边界,质量会更高,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判别。

造影剂是一种化学制剂,第一代造影剂为碘元素造影剂,应用于X射线成像,增强成像的对比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比剂也不短的在进行更新和迭代,目前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剂有钆--二乙三胺五醋酸(Gadolinium-DTPA, Gd-DTRA)、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等。传统的造影剂(也成对比剂)对于剂量要求较高,过度使用造影剂对于人体的肾脏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进而损害肾功能,影响人体健康,而且造影剂作为一种化学制剂,还可能带来比较强烈的不良反应,轻则头晕呕吐,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代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对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非常强的可控性,临床经验上看,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10%且症状普遍比较轻微,能够自行恢复。

造影剂的作用原理是缩短组织中的质子弛豫时间,以此来得到较为清晰的图像。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核磁共振增强呢?

第一种是核磁共振平扫发现脑胶质瘤病变但是细节不能掌握的情况,医生要进一步通过核磁共振增强对病灶的细节进行查看。

另一种是在核磁共振平扫阶段,没有发现病变,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脑胶质瘤早起症状十分吻合并有进一步筛查确定意愿的,可以再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进行确定。

结束语

总而言之,脑胶质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严重的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一旦其发展到晚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在早起的筛查和诊断过程中,核磁共振技术有着非常巨大的优势,利用核磁共振头颅平扫结合核磁共振增强,基本上能够对脑胶质瘤进行正确的诊断,方便后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