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5
/ 2

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尤燕梅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福建永春 362600

摘要:树立儿童的环保意识,就是为地球的未来培育绿色的种子。因此,如何唤起这些幼小心灵的环保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教师,是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尽自己的心去把幼儿溶入保护环境的大家庭里,让幼儿亲自去接触自然环境中的森罗万象,并擅用人类天生的探索性、归纳性,将所经历的经验做学问式的整理,最后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活用。

关键词:培养 幼儿 环保意识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在有些地方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发展经济和改善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追求的双效益目标。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让地球未来的主人们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牢固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扎实的基础,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呢?

一、在环境创设中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教育环境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教育环境应该围绕教育目标、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教育主题及季节特征,及时的对原有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空间,多为幼儿提供各种环保知识信息,刺激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关注周围的环境,意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休戚相关,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幼儿乐于观察和探索自然,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二、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

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用来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每天的一餐一点中,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同时,结合教育活动,进一步对幼儿进行节约能源教育。不挑食,不浪费,不倒掉饭菜,让幼儿知道我们所吃的颗颗饭粒,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种出来的,我们所节俭下的食物,可以供养很多人。在盥洗活动中,也要注意让幼儿从小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给幼儿上一节有关“纸”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在如何节约用纸中我们还设计了游戏《我和报纸一起玩》,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许多废纸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所以现在班内处处干净、整洁,哪儿有纸屑幼儿都会主动捡起,自来水漏水会跑去关紧,离开教室,教师会随手关灯,每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为自然角的绿化浇水。所有这些活动,既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一个方面,又对幼儿进行了劳动观念的培养。我们要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每个教育机会,从点滴生活及习惯中逐步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三、在“节日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幼儿园开展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春秋游、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们都可以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我们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种类、生长过程、生长条件,树木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树木和地形的关系,乱砍乱伐对人类

造成的危害等,让孩子们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

四、因地制宜,利用社区自然环境和设施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还要超越幼儿园范围,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外出远足、效游、参观等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农场、公园、消防队、医院等社区场所,以地大物博的现场作教育课堂,通过走、跑、听、说、摸的亲自体验与感受,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关注环境问题,意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息息相关,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帮助幼儿学习处理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基本技能,获得人与环境相关的一些基本常识。

五、开展特色课程,增加教育的层次感

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例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看图讲述《一条陌生的鱼》、《小猫的愿望》,故事《松鼠搬家》,儿歌《水》、《大树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人》、《你喜欢什么昆虫》、《除四害讲卫生》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活动歌曲《柳树姑娘》、《爱护小树苗》,找击乐《雨中的故事》,舞蹈《金孔雀》,绘画《小鸟的家》、《大树》,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幼儿,并开展了区域活动,在各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六、充分与家长结合,开展家园美化活动

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随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由于人类的任意砍伐,森林遭到破坏,所剩树林无法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上升。在平时少用塑料袋,塑料杯,最好用纸袋、篮子、减少白色污染。通过爸爸妈妈们的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同时,幼儿的发展、感受,可以与亲人分享,得到亲人的鼓励、赞美、帮助,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小事做起为环保尽力,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习惯。

让幼儿参与 “绿色环境”的创设。平时,我们要求幼儿一起利用废物材料布置教室,还设计了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语,如“花儿好看我不摘。”“嘘!轻点儿。”“小鱼说:请爱护我们的家。”“不乱丢纸屑。”“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内容的字画,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当然这对教师和家长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不但美化了环境,也进行了环保宣传。在家里,家长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爱护家庭的环境。负起作为小主人的责任。

通过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其实也同时增强了孩子的主人翁意识,让孩子知道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参加到环保的大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孩子在环保中受益,让我们祖国的下一代还是有“绿莹莹的水,蓝盈盈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