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肩痛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4
/ 2

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肩痛临床观察

陈春林 曹诗思

荣县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在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口服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和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度量表评分(VAS评分)和 Fugl-Mey-er 上肢运动评分。结果:治疗30 d 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肩部疼痛强度的缓解和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偏瘫后肩痛的症状和上肢活动能力。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偏瘫、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康复。

责任编辑:

偏瘫后导致的肩关节疼痛(简称“肩痛”)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肩痛常发生在发病2〜3 月内,最早也可于发病2周出现,发病率约在21 % 〜72%。导致患侧肩部疼痛伴活动障碍,尤其是肩关节外旋、外展时疼痛更加明显,静息时疼痛也可发生。本研究运用口服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患者肩痛,并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从2018年 6 月 至 2019年 5 月之间到我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患者中挑选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1例。联合治疗组中男19例 ,女 22例;年龄55〜80岁,平均(67 ±12)岁 ;病程38〜58 d,平均(46±12) d。对照组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54〜79岁,平均(65±11)岁;病程36〜59 d,平均(44±11) d。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2 治疗方法

2 . 1 治疗方案:两组患者都口服中药进行治疗,处方为:桃仁、威灵仙、赤苟各10 g ,当归9 g ,藏红花5g,地龙8 g 等,煎服,每天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方法。康复治疗:①用软枕将患者患侧上肢托起,减少患者肩部肌肉的紧张程度;②主动耸肩运动;③不同体位下(站位、坐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良肢位摆放;⑤采用 Bobath 法治疗:增加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肩关节肌肉放松活动,握手上举训练,Bobath 握手等。针灸治疗:多采用传统的穴位,以肩髁、肩前、肩贞、阿是穴为主穴,以曲池、外关、天宗、合谷等穴为配穴。让患者充分暴露针刺部位,75 % 酒精消毒,毫针直刺进针,快速刺人皮下,缓慢推进。针刺后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照射距离因人而异,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以免烫伤皮肤,留针30 m in。1次/ d ,30 d 后评价疗效。

3 观察指标和评分标准

3 . 1 疼痛分度量表评分( VAS 评分):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微疼痛,不影响患者休息,可以忍受;4〜 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患者休息,需给予一定处理;7〜 9分为重度疼痛,影响患者食欲和睡眠,常常难以忍受;10分为疼痛最高级别,严重影响患者食欲和睡眠。

3. 2 Fugl - Meyer 上肢运动评分:患者上肢功能采用 Fugl - Meyer 标准进行评分,上肢评分总分为66分,评分越低运动功能越差。

3 . 3 治疗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过敏、肌肉拉伤、出血不止等不良反应。

4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SPSS 18. 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 量 资 料 以 均 数 士 标 准 差 d 表示,采用 z 检验; 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 组 患 者 疼 痛 分 度 量 表 评 分 比 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V A S 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 V A S 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见表1。

5e468d89f2299_html_81826bd9940b48bd.png

注 :与治疗前相比,* P<0. 05 ;与对照组相比,# P<0. 05

2 两组患者 Fugl - M eyer 上肢运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〇. 05);两组患者治疗后 Fugl -Meyer 上肢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_ P <0. 05);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高(P <0. 05)。

5e468d89f2299_html_5000fe8dd9b22fd3.png

3 治 疗 不 良 反 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药物过敏、肌肉拉伤、皮肤烫伤、出血不止、皮肤感染、晕针等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

讨 论

中医学认为,偏瘫后肩痛是由于中风后气血亏损、络破出血、淤积不散、气滞不畅、筋络淤阻、正气不足、阴阳失调,以及恢复后期痰瘀痹阻,导致经脉不通,引发肩部疼痛。现在中医治疗主要以选用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温经通络药为主。

中药内服可以活血化瘀,有通畅血脉、消散淤滞、调经止痛的作用,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 ,缓解消除局部疼痛的症状。病损的脑区受到刺激后血液供应增加,通过大脑的调节作用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以缓解肩痛。康复训练的目的是接触患者肩部肌肉的痉挛,痉挛是一种异常的运动模式,限制了正常的关节活动,主要因素包括:骨性限制、韧带限制、软组织限制和失神经控制[5]。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解除关节的痉挛状态,使肩关节周围肌张力降低、韧带松弛、恢复神经兴奋性,从而使患者肩关节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现在研究证实康复训练对缓解患者疼痛与松解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痉挛有良好的效果[6];在治疗偏瘫后肩痛时针灸疗法能够刺激皮肤感受器,加速肩关节周围血液循环,激发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起到改善代谢、营养神经、缓解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功能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口服中药、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结合运用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侧肩关节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提示口服中药对中风后偏瘫肩痛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结合康复训练和针灸治疗可以使治疗疗效更好,可为临床治疗此类病人提供一定经验。

参考文献

[ 1 ] 刘铭,马晖,富晓旭,等。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临床观察 [J ] . 上 海针灸杂志,2015,34(12):1174-1177.

[ 2 ] 励莉 .中风后偏瘫肩痛的防治与康复护 理进展[J ] . 中医临床研究,2016, 8(1): 144-146.

[ 3 ] 陈谋 .平衡针刺及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 后肩手综合征30 例[J ] . 陕西中医, 2013,34 (7): 891-892.

[ 4 ] 唐秀梅,高燕,钟陶. 运动疗法合用拔罐 ,针剌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效果观察[J ] . 按摩与 康复医学,2作者简介:陈春林 (1989——)男,中医师,目前在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从事康复中医临床治疗工作。

曹诗思(1990——),女,中医师,目前在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从事康复中医临床治疗工作。13, 4(9) :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