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 CT征象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及联合诊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3

中央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 CT征象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及联合诊断的效果分析

1蒋衡梓, 1*杨民正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 湖南永州 425000

*通讯作者:杨民正

摘要:目的 对中央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与血肿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与联合诊断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的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 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形态、密度、阻塞征象及支气管形态的比较(P<0.05);除CA125、CEA外,细胞肺癌与肺鳞癌在CYFRA21-1、proGRP、NSE、SCC方面的对比(P<0.05);除密度外,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形态、支气管形态、阻塞征象方面的对比(P>0.05)。结论 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使肺癌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中央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CT征象;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效果

现阶段,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及早发现与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直接影响。伴随CT技术的持续发展,图像分辨率与后处理技术得到显著提高,使肺癌的形态学特征显示明显提升。伴随分子生物学的日益发展,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1]。但部分学者表示只采用一种方法诊断肿瘤,其特异性与灵敏性都较低。现对中央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与血肿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与联合诊断效果予以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0~87岁,中位数62.5岁;肺鳞癌27例,小细胞肺癌23例。

1.2方法

CT检查:患者平静呼吸后屏气用128层螺旋CT机予以常规平扫,造影剂于肘静脉注射后,予以双期增强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kV、mA,层厚、层间距螺距分别为10mm、10mm、1。选择碘海醇、碘帕醇以及碘普罗胺作为造影剂,剂量100ml。全部图像都通过重建与后处理,对病灶的形态特征予以全面观察。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选择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肿肿瘤标志物予以检测,按照说明书予以规范操作。

1.3影像学特征

病灶CT观察内容有支气管截断、密度以及阻塞征象等。由2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予以分析。

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CA125、CYFRA21-1、NSE、SCC、proGRP,任何一项及以上超出正常范围就可以确定为阳性。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5e1c2720f37bf_html_52d0425d6c13d73.gif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低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患者CT征象结果

如表1: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形态、密度、阻塞征象及支气管形态的比较(P<0.05)。

表1 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患者CT征象结果 (n)

指标

小细胞肺癌

肺鳞癌

X2

P

形态

圆形后类圆形

7

20

9.52

0.00

长圆形后不规则形

16

7

密度

均匀

18

7

13.61

0.00

不均匀后显著坏死

5

20

支气管形态

狭窄通畅

18

10

8.57

0.00

截断

5

17

阻塞征象

6

18

8.19

0.00

17

9

2.2小细胞肺癌与肺鳞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对比

如表2:除CA125、CEA外,细胞肺癌与肺鳞癌在CYFRA21-1、proGRP、NSE、SCC方面的对比(P<0.05)。

表2 小细胞肺癌与肺鳞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对比 5e1c2720f37bf_html_52d0425d6c13d73.gif ±s)

类型

CA125

CEA

CYFRA21-1

NSE

proGRP

SCC

小细胞肺癌

33.34±66.51

3.44±3.33

2.44±3.66

34.76±41.75

877.93±1490.10

0.71±0.24

肺鳞癌

50.23±33.87

65.58±258.82

23.46±26.01

15.68±7.88

33.00±11.85

3.36±3.49

t

1.16

1.15

3.84

2.33

2.95

3.63

P

0.25

0.26

0.00

0.02

0.00

0.00

2.3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间的联系

如表3:除密度外,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形态、支气管形态、阻塞征象方面的对比(P>0.05)。

表3 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间的联系 5e1c2720f37bf_html_52d0425d6c13d73.gif ±s)

类型

例数

CA125

CEA

CYFRA21-1

NSE

proGRP

SCC

形态

圆形后类圆形

27

80.78±88.97

8.35±7.40

9.20±14.82

25.31±43.10

107.51±141.70

1.85±3.35

长圆形后不规则形

23

55.88±87.00

39.45±158.75

9.04±17.41

21.78±16.79

36.16±165.31

1.43±1.36

密度

均匀

25

45.46±65.91

5.78±4.67

11.62±7.57#

16.72±7.02

129.11±334.50

1.50±1.11

不均匀后显著坏死

25

73.89±96.22

44.13±166.55

5.27±6.49

25.9±32.06

32.00±258.54

1.49±2.48

支气管形态

狭窄通畅

30

55.58±77.60

52.96±193.47

8.79±19.58

24.71±20.03

98.62±230.01

1.18±0.82

截断

20

66.29±90.03

27.33±148.07

10.61±18.63

23.27±29.32

30.47±271.96

1.65±2.30

阻塞征象

24

53.34±62.51

3.44±3.33

2.44±3.66

24.76±41.75

117.93±290.10

0.91±0.24

26

60.35±73.38

37.38±36.66

8.62±19.58

26.38±7.39

35.88±312.47

1.00±2.49

注:#为p<0.05。

3讨论

近几年,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伴随影像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完善,把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分子病理学,可对影像学中国形态学特征的分子病理基础充分认识,可促使影像诊断与对疾病认识的提高[2]。血清肿瘤标志物主要是肿瘤细胞于生长中形成的化学成分,可在细胞或后细胞外组织中直接释放,其出现异常通常早于肿瘤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能够及早发现,但对其定位诊断存在较大难度[3]。CT能够对病灶部位、形态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直观了解,但很难定性。把两者有效结合,优势互补,将肺癌定位与定性问题充分解决,促使诊断正确性显著提高[4]。肿瘤的出现属于较复杂的过程,由分析学至形态学均出现较十分复杂的变化。把可以体现分子生物学特征的血清肿瘤指标物结合显示具有形态学的CT表现,对肿瘤形态变化生物学基础的了解与诊断肺癌提供了有利条件[5]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肿块密度与CYFRA21-1具有相关性,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使肺癌检出率显著提高。

总之,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具有有效性与可行性的特点,可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张倩倩,朱文科,等.不同病理类型肺癌HRCT征象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J].放射学实践,2016,31(7):630-633.

[2]张文军,时璐.非小细胞肺癌宝石能谱CT表现、病理与Ki-67、p53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7(5):78-80.

[3]贺锋,陈林,葛雨曦,等.小细胞肺癌的临床CT病理特点及其征象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64-67.

[4]努尔兰吐尔逊,周永,韩文广,等. MS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5):711-716.

[5]张文军,时璐.非小细胞肺癌宝石能谱CT表现、病理与Ki-67、p53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7(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