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组合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康复护理组合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唐宁丽 刘亚维

扶风县人民医院 陕西宝鸡 722299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康复护理组合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康复护理组合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诊疗的脑卒后遗症病患进行实验,从中选择60例病患,把这60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实验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形式进行分类,将偶数序号病患划分到对照组内,奇数序号患者划分到康复组之中。对照组要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康复组要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设康复护理组合,分别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们的身体各项状况进行调查,实时的做出较为精准的评价,并对两组病患身体的机能的恢复状况进行比较,开展康复评定工作。结果:对两个实验小组的护理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评分,观察其SDS和SAS评分的差异状况,经过观察,其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并且康复组内的病患在出院时的护理评分总有效率高达高分之九十。对照组内病患在出院时的护理评分总有效率大约为56%。其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病患进行康复护理组合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整体的护理效果,帮助其病患们及时的恢复其自身的身体机能,应当推广该护理模式。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后遗症;功能恢复

引言:脑卒属于脑中风,该该病症主要是由于病患脑中的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导致其出现各类问题,进而让病患的大脑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让其大脑的部分功能完全丧失,从而让其肢体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该病症的临床医学症状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半身不遂,智力智障等病症。脑卒是视神经系统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类型的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大约每年都有200万人左右会产生脑卒这种病症,该病症的死亡率比较高,会导致病患产生残疾等现象,并且其病症的复发率也比较强。因此,其病症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自身健康。对此,本文在我国某一医院进行诊疗的60例病患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其康复护理组合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挖掘其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其实际的实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内进行诊疗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其病患全部符合脑血管病诊断的标准,可以精准的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让病患们都能进行康复的训练。在其所接受诊疗的病患之中,对照组内的病患选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在临床治疗的基础层面上对其神经内科的护理模式进行重视,依照其相应的标准开展护理工作,实时的做好用药的指导等基础工作,并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程度。做好基础的卫生。定期的开展健康宣教的工作,安慰并鼓励患者,这种常规护理模式,计划性低下,所以接受其护理模式的病患自身主观意识影响比较大。另外,并没有进行规定其护理的时间。在康复护理组合的病患中,其应当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前提条件下,开展康复护理组合模式。在所抽选的脑卒中后遗症病患之中,男病患的数量为34例,女病患数量为26例;年龄最小的为33岁,年龄最大的为79岁,整体平均年龄为5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形式,将这60例病患按照数字的奇偶性进行实验小组的划分,其中偶数序号患者为对照组,奇数序号患者作为康复组。每个实验小组内病患数量均为30例。这些病患们全部患有各类不同程度的突发疾病,会呈现口齿不清等病症,最短病患的患病时常为30天,最长的患病时长为50天,这些病患们所患有的后遗症程度各不相同。这两个实验小组们病患们的年龄以及家庭背景状况差异并无任何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在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临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1.2.2康复组 1.2.2.1心理护理

患者们会无法更好适应其病症后的生活,另外,后遗症会直接影响到病患们的日后生活。现阶段,我国的医疗水准低下,并不能完全的治愈该病症,所以一旦患上脑卒,其自身的心理负担会比较强,时常会产生焦虑这种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导致病患产生抑郁症,针对该状况,相关医护人员必须要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实时的对病患开展心理护理工作,以此来尽可能的缓解病患们的恐惧,紧张,心里情绪。开展心理疏导,并加强其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程度,以此来更好的了解病患们的心理状况,可以采取康复案例的讲解的方式,使得病患们能够感受到康复的希望,进一步的帮助患者们构建一个正确的接受诊疗的过程,避免不良情绪对其所产生的干扰。

1.2.2.2肢体功能锻炼

首先,需要对病患们的身体姿势进行正确的调整,病患们要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改变其原本的身体姿势。身体姿势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护理效果。如果其身体姿势不正确,那么其自身吸血液系统就会产生问题,关节还会产生变形的状况,这会对病患的肢体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加重其病情。所以在进行康复护理组合的过程中,相关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对病患们自身的病情状况进行深度的分析,正确的调整病患身体姿势。其次,医护人员还应当对病患们开展运动指导工作,让病患们依据其自身关节部位的状况,开展屈伸训练活动,在训练开展活动中,需要依据其实际状况,分层合理的划分层次,区别的进行对待。如果其患者不能自行运动,就需要对其进行被动的运动处理,分别在病患身体的各个关节处进行简单的屈伸运动,控制好其运动的时间,将运动时间调整在十分钟左右。 2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康复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康复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通过心理护理和加强患者家属的配合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使患者增加对病情的了解,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更加信任医生,并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健康知识宣讲,播放相关健康教育的音频、视频资料,能够使患者掌握一些必要的康复护理知识,从而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实施居家康复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J].芦爽,陆燕敏.双足与保健.2017(22)

[2]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覃艳,李新萍,汪莉.护理学报.2011(06)

[3]脑卒中后遗症患者50例社区康复护理疗效观察研究[J].杨杰,刘晓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