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继发性青光眼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21例继发性青光眼临床研究

詹小仪 邓玉梅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 617000

摘要:目的 研究21例继发性青光眼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1例(24眼)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病患,作为本次报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患临床治疗特征和效果。 结果 治疗7d之后病患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视力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 临床治疗中必须积极预防,尽早治疗,从而实现控制眼压和防止视力永久性丧失等目标。

关键词: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主要是因为眼部或全身疾病引发眼部变化,并且影响到房水的排出,造成眼压升高[1]。基于此,本次报告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1例(24眼)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病患,作为本次报告研究对象,具体数据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1例(24眼)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病患,作为本次报告研究对象。女性病患9例、男性病患12例,年龄范围是13-72周岁、平均年龄(44.03±5.17)周岁,平均住院周期是(10.84±5.08)d,双眼发病3例、单眼发病18例。根据全身或眼部不同疾病引发青光眼展开分组,病患及病患家属大致了解治疗方案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炎症相关性的青光眼组

共有5眼, 2眼给予睫状体冷冻、1眼给予IOL+ECCE、2眼给予降压药物加抗炎药物。

1.2.2出血相关性的青光眼组

共有3眼,1眼给予IOI+ECCE方案、2眼给予降压药物加抗炎药物。

1.2.3外伤相关性的青光眼组

共有2眼,1眼给予睫状体冷冻、1眼给予降压药物搭配抗炎药物。

1.2.4药物相关性的青光眼组

共有3眼,1眼给予降压药物展开治疗、1眼给予SLT、1眼给予引流钉植入。

1.2.5晶状体相关性的青光眼组

共有6眼,首先采取相关药物进行眼压控制,直至眼压降低至<30mmHg时正式进行手术。2眼给予降压药物加抗炎药物、1眼给予IOL+ECCE、1眼给予IOL+PHACO、2眼给予周围虹膜切除。

1.2.6眼部手术相关性的青光眼组

共有5眼,其中1眼给予IOL+ECCE+前房冲洗、1眼给予IOL+ECCE、1眼给予青光眼阀植入、1眼给予硅油取出术、1眼给予降压药物加抗炎药物。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对21例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病患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资料表述形式为: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例数比率)。检验方法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面分析21例继发性青光眼病患治疗前后7d的眼压、视力变化情况,采取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测定,采取非接触式眼压仪进行眼压测量,相关数据显示,治疗7d之后病患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视力高于治疗前(P<0.05),详见图一:

图一 治疗前后病患眼压和视力情况(5df8706109ad0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 ±s)

时间

眼压(mmHg)

视力

治疗之前

40.19±11.36

1.16±0.41

治疗之后(7d)

11.92±4.35

1.21±0.47

P值

<0.05

<0.05

3.讨论

3.1晶状体相关性青光眼

针对病程周期过长且房角广泛粘连的病患,应该给予过滤性手术搭配白内障摘除,从而实现控制眼压和提高视力等目标。如果伴有炎症,则需要同时给予炎症控制方案并且及时进行白内障的摘除。需要注意的是,晶状体的异常位置处理,需要高度关注是否发生瞳孔阻滞。结合病患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发生瞳孔阻滞,应该采取虹膜切除术。如果瞳孔阻滞属于反复性发作,则需要保存视力,给予晶体状摘除手术。本次报告共有6眼,首先采取相关药物进行眼压控制,直至眼压降低至<30mmHg时正式进行手术。2眼给予降压药物加抗炎药物、1眼给予IOL+ECCE、1眼给予IOL+PHACO、2眼给予周围虹膜切除。从而达到恢复病患视力和控制眼压的目标。

3.2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由于炎症破坏到血房水屏障,使得房水引流阻塞,形成前房关闭、前房变浅以及虹膜粘连,最终造成眼压的升高。相关学者提出[2],针对合并白内障,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搭配人工晶体植入是当前治疗葡萄膜炎引发的合并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最为理想的方式。本次报告中本次共有5眼,2眼给予睫状体冷冻、1眼给予IOL+ECCE、2眼给予降压药物加抗炎药物,在治疗后病患眼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3.3眼部手术相关性青光眼

人工晶体和白内障手术之后眼压不断升高,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要求主治医师必须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后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最大程度上规避和减少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和眼压升高的发生机率。玻璃体手术伴随眼压升高作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率是25%-44%,核心原因为房水流出受阻,分为两方面内容:房水循环的路径被扰乱、辅助性手术材料的影响,膨胀气体或者硅油填充术后早期出现青光眼。硅油填充引起的青光眼应该采取部分硅油取出术,本组5眼治疗中,其中1眼给予IOL+ECCE+前房冲洗、1眼给予IOL+ECCE、1眼给予青光眼阀植入、1眼给予硅油取出术、1眼给予降压药物加抗炎药物,临床手术后有效控制了眼压的升高。

3.4药物相关性青光眼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作为药物相关性的青光眼常见类型,主要是房水流畅度的下降引发、除却科学预防以外,针对病程较长并且停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后无法眼压无法控制的病患,必须立即采取手术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对于激素性青光眼的治疗有着安全有效等优势,成为当前常见的治疗手段。本组药物相关性青光眼共有3眼,1眼给予降压药物展开治疗、1眼给予SLT、1眼给予引流钉植入,整体治疗效果相对良好。

继发性青光眼病因相对复杂,使得治疗方式也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通过临床手术后,多数以上病患视力得到提高,有效控制了眼压[3]。本次报告的结果显示,21例继发性青光眼病患治疗前后7d的眼压、视力变化情况,采取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测定,采取非接触式眼压仪进行眼压测量,相关数据显示,治疗7d之后病患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视力高于治疗前(P<0.05),临床治疗中必须积极预防,尽早治疗,从而实现控制眼压和防止视力永久性丧失等目标[4]

参考文献:

[1]李凡, 唐广贤, 尚庆丽,等. 继发性青光眼临床分析[J]. 河北医药, 2017, 39(13):2021-2023.

[2]许薇琦, 张剑虹. 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 34(11).

[3]许银霞, 王胜良, 贾亮,等. 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隐匿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J]. 临床眼科杂志, 2016, 24(2):121-123.

[4]周小平, 邝国平, 欧玉仑,等.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J]. 国际眼科杂志, 2017, 17(5):92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