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输煤设备的状态检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火电厂输煤设备的状态检修研究

王青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 江西省 南昌市 330117

摘要:对于输煤设备而言,其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利用状态检修可以有效提高故障诊断和检修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检修维护费用,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火电厂输煤设备的背景及意义,接着对状态检修收集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阐述,最后提出一些检修方案,进而促进输煤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输煤设备;问题分析;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F289文献标识码:A

1.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火电厂输煤设备推行状态检修是企业状态检修的重要部分,输煤设备长期实行的是以事后检修、计划检修为主的检修体制。随着发电机组高参数、大容量的发展,尤其受发电企业经营形势严峻、检修费用紧张等因素限制,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可控性和可维修性,实现设备状态检修模式,有利于规范企业检修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

1.2意义

随着火电机组容量的发展,输煤设备系统日运输量从成千吨到现在的上万吨,发电厂对成本控制越来越严格,如何合理地减少维修费用,有效地提高机组安全性已是当务之急。因此通过对设备的动态静态的监测做出诊断,从而掌握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况,视情况做出检修处理,在故障出现前及时对输煤设备进行检修,找出故障并进行诊断维修和保养,减少输煤设备不良的运行情况,提高输煤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水平,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2.输煤设备故障检修存在的问题

2.1故障资料的收集分析

故障资料的收集分析是指对所有设备部件潜在的故障风险、影响后果进行分析,以便于及时找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来看,它包括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运维记录分析、故障模式和故障风险评价等。从输煤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来看,故障资料主要包括输煤设备的运行参数与点检参数、说明书和检修规程等。另外,依照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要求,在收集资料时应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2]

2.2故障因素分析

要想进行故障因素分析,就要了解不同故障表现出的不同形态,这些故障类型包括已知故障与未知的潜在故障。输煤设备的故障模式按照类型区分,可以分为物理损坏、功能损坏、磨损与其他故障。物理损坏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断裂、脱落、变形等;功能损坏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接触问题、温度过高等;磨损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设备使用周期过长导致的老化、变质、受腐蚀等;其他故障则包括性能稳定方面的问题。

2.3故障影响

在输煤设备推行状态检修前需要对所有故障进行影响分析,重点对设备的使用功能与实际状态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机械故障可能产生的危害。另外,这项工作需要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安全问题、生产成本问题、维修损失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另外,如果设备故障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工作甚至导致停机时,应分析生产损失与设备故障间的联系。以检修故障影响的停运时间为例,可以将影响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判定生产损失的程度,根据设备维修所消耗的备件材料决定[3]

3.输煤设备的状态检修方案

3.1方案决策

方案决策是检修工作的核心步骤,根据输煤设备与系统运行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从状态检修与周期检修两个方面来展开。在企业日常的检修工作中,如果工程师检测到设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通常会采取停机检修或预防性检修两种模式。所以,在判断检修方案的有效性时,会从各个角度来评判。当采取停机检修模式时,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立即明确故障设备的使用状态,但停机检修必然影响到正常的生产进度,甚至对其他工作产生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对此也可以采用预防性检修方案,在保证设备可靠性与稳定性的状态下,通过预防性检修解决设备的安全隐患。维修和安全之间的协调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权衡利弊。对于企业来说,采取哪种检修方案,做出最正确的决策,是日常检修工作的重点[4]

3.2检修周期分析

在输煤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中,如何确定检修周期与设备质量之间有密切联系,也是提升状态检修工作质量的重点。以目前的机械检修技术类型来看,多数采用定期检修与故障后检修两种模式,对于输煤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程度较小,且检修时只需更换出现故障的零部件,无需要固定检修周期。对于大多数输煤设备来说,均可采用类似的方式。例如火电厂的输煤皮带机、斗轮堆取料机、碎煤机等,都可以按照检修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对设备的检查处理。按照现阶段的定期检修理论要求,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零部件使用周期过长,因此更换设备零部件可以保障设备的性能。但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于零部件全部拆换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维修过剩问题,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经济效益必然受到影响。此时,就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检修周期[5]

状态检修的根本目的是预先发现输煤设备潜在的缺陷与故障,防止故障进一步发展而影响正常生产。为了保障设备的运行与安全性,将故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是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检修周期应该小于潜在故障的发生周期,为了避免错检、漏检,需要进行多次检测,从而确定设备运行是否存在功能性故障问题。因此,一旦检测结果表明故障发生的潜在概率过高,出于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就需要及时进行状态检修工作。

如果状态检修的周期性检修能够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那么在单位时间内检修的次数越多,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输煤设备在发生故障后的维修费用也会随之降低。具体来看,在日常检查与工程师点检过程中,对于运行状态良好的设备可以设定为每月检测一次,对于经常发生故障的设备可以视情况增加点检频率。实践证明,提升输煤设备的点检频率可以提高输煤设备的可靠性与实际性能。

3.3检修重点规划

从故障产生的角度来看,一旦在生产运行中出现设备故障,必然导致整个输煤系统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影响锅炉燃煤的供给。例如,胶带接头硫化工作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检修,因为胶带接头胶接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输煤系统的可靠性。在皮带机的检修工作中,应该规划重点,在硫化时特别要注意防止硫化时间、压力与硫化温度不达标造成的接头起翘等严重影响胶带使用寿命的事件,将胶带接头、滚筒轴承温度、减速机及电机温度及振动参数纳入日常巡检重点中。这就要求电厂燃运车间应注意收集设备的运行参数,结合巡点检参数及检修记录,分析具体的检修模式,构建状态检修模型。检修重点可以结合当前机组负荷、设备功能与输煤系统的需求来决定,包括碎煤机轴承温度及振动,胶带机减速机故障、各滚筒轴承问题、胶带接头老化、落煤管磨损漏煤及导料槽漏煤等,所以,运行及检修人员在日常检查与专业点检工作中要明确检修重点,特别是一些易产生故障的区域,要在非生产时间内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防止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6]

4.结语

综上所述,状态检修在输煤设备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包括设备成本、用人成本和间接成本等,有效提高机组的安全性,保证输煤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输煤设备管理系统中推广使用状态检修,制定完善的状态检修程序和系统,可以达到优化检修的目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进而给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给相关人士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维炳.火电厂输煤设备的状态检修研究[J].机电信息,2019(20):47-48.

[2]冉茂斌.浅谈火电厂输煤系统节能降耗方案中的有效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05):124-125+128.

[3]蒋波.PLC在火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0):1-3.

[4]陆玮.火电输煤设备推行状态检修[J].广东科技,2012,21(21):94+76.

[5]张海德,吴贵祥.火电输煤设备推行状态检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118.

[6]彭启.火电输煤设备推行状态检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