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物理学因素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影响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物理学因素探讨

窦波

临朐县人民医院 2626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物理学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2月年在本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25例作为对象,对患者病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病症产生原因,对其今后治疗改善放射因素并给予合理放射治疗方案。分析后对患者病症进行总结,观察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经分析后,照射剂量、照射面积与照射速度等物理因素在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症状上表现的较为明显,并且在同一治疗阶段,女性与男性相比较而言,女性患有放射性肺损伤的概率大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照射剂量、照射面积与照射速度等物理因素的研究应用于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后产生的放射性肺损伤中,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放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放射治疗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放射治疗;胸部肿瘤;放射性肺损伤;物理学因素

胸部肿瘤是指来源于胸部各个器官与组织上的肿瘤病症,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治疗困难[1]。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技术的进步,放射治疗被越来越多患者所接受,但放射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产生较多影响,研究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并修改相关治疗方案可以对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促进影响。因此,本文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物理学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12月年在本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25例作为对象,其中性别比例为1:1.5,男10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平均(32.82±5.23)岁;病程(3±5)年,平均(4.51±1.32)年;文化水平:小学2例,初中3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9例;体质量指数(20-25)kg/m2,平均(23.12±0.74)kg/m2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胸部肿瘤患者,且均产生放射性肺损伤病症;(2)同意且配合医疗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干预。

排除标准:(1)近3个月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2)合并精神异常者;(3)不能积极认真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根据患者病历记录,对患者病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病症产生原因。

1.4 观察指标

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放射性肺损伤是较为常见的放射治疗并发症,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照射剂量、照射面积与照射速度等诸多物理因素都会引起不同程度上的放射性肺损伤的产生。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5de7272fb5aba_html_743b7257eca439e9.gif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

经分析后,照射剂量、照射面积与照射速度等物理因素在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症状上表现的较为明显,并且在同一治疗阶段,女性与男性相比较而言,女性患有放射性肺损伤的概率大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n(%)]

性别

例数

照射剂量

照射面积

照射速度

女性

15

6(40.00)

5(33.33)

4(26.67)

男性

10

4(40.00)

4(40.00)

2(20.00)

5de7272fb5aba_html_47f41d8368e32bc2.gif

/

5.313

7.870

6.012

P

/

0.018

0.027

0.025

3.讨论

胸部肿瘤是指来源于胸部各个器官与组织上的肿瘤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且起病方式常较为缓慢,病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常采用化学治疗、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为了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患者需尽快治疗。随着技术进步和患者认知改变,放射治疗被越来越多患者所接受,但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与身体上影响,多数患者还会出现放射性肺损伤的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适当的预防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2]

近年来,放射治疗的技术被应用于胸部肿瘤的治疗中,且效果理想,但随之出现的并发症也越发变多,尤其是放射性肺损伤的产生,引起广泛关注。经分析后,照射剂量、照射面积与照射速度等物理因素在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症状上表现的较为明显,并且在同一治疗阶段,女性与男性相比较而言,女性患有放射性肺损伤的概率大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损伤是指患者在接受胸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由于多种原因而引起的并发症,常见于乳腺癌、肺癌的患者。患者除了出现胸闷、胸痛、饮食困难与干咳多痰等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低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时还会引起患者白血细胞正常但其抗菌治疗无效的状况。放射性肺损伤产生的相关因素具有很多种,例如放疗因素、化疗药物的使用、肺部原有的病变以及年龄、性别、患者是否吸烟等等

[3]

综上所述,将照射剂量、照射面积与照射速度等物理因素的研究应用于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后产生的放射性肺损伤中,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放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放射治疗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整体上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杨丽华,龚敏,许青,等.研究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技术与传统臂部支撑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摆位中的误差[J].中国癌症杂志,2017,27(5):396-400.

温宁笑,余晓龙,王妍,等.胸部肿瘤放疗后行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及毒性[J].重庆医学,2017,46(9):1196-1198.

郑苗丽,冯勤付.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8,27(7):69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