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粉含量对亚甲蓝吸附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1

浅谈石粉含量对亚甲蓝吸附的影响

唐永红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 要:亚甲蓝,其化学为C16H18N3S·3H₂O,通过利用亚甲蓝值(MB),可以让细集料≤0.075mm颗粒的石粉含量得到判断。所以,在本篇文章之中,笔者将浅谈如何利用亚甲蓝法,对石粉含量相应进行检测。

关键词:亚甲蓝法;亚甲蓝值;石粉含量

为了了解在机制砂中≥0.075mm的颗粒与亚甲蓝值之间的具体关系,所以,通过在洁净机制砂之中,添加特性不同以及含量不同的细粉(颗粒粒径≤0.075mm),从而进行亚甲蓝实验,以此来了解到机制砂中细分泥粉含量、石粉含量、比表面积、矿物特性等与亚甲蓝值之间的具体关系。在最终的结果之中已经表明了,不仅细粉的比表面积、矿物特性与亚甲蓝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同时细粉的含量也对亚甲蓝值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泥粉、石粉对亚甲蓝值的影响,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石粉的比表面积、矿物特性以及含量对MB值的影响较小,而泥粉的含量、矿物特性、比表面积,则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其具体的实验如下:

1 本次实验的目的以及适用范围

本次实验利用的亚甲蓝法,其主要目的在于细集料之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且测定出其具体的含量,以此来对细集料的洁净程度进行相应的评价,其具体程度将用MB值来进行相应的表示。在采用亚甲蓝法时,其主要适用范围在测定混合砂以及人工砂之中,其石粉的具体含量。

2 实验需要的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3 试样制备与溶液配制

4 实验步骤的具体步骤

5 关于结果的计算以及评价

以上参照JGJ52-2016标准执行。

6 选择不同纯净石材通过制砂及制粉,其矿物组分存在不同比例的泥质矿物,大致由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构成,并调整砂样处于不同的含粉状态备用。

7 关于本次实验的结果

不同材质的石粉,造成亚甲蓝值发生的变化,结果如下:

5de60d88560da_html_54cc71819ecb1559.png

图1

根据《细粉对机制砂亚甲蓝值的影响研究》文章的表述

1由惰性非黏土类矿物组成的石粉对亚甲蓝的吸附方式为石粉有限的物理吸附,比表面积的增大并不会改变石粉颗粒的表面特征和电荷特性,不会显著影响石粉对亚甲蓝的吸附量,使得比表面积对MB值几乎没有影响

2对泥粉而言,比表面积的增大同时会增强泥粉对亚甲蓝的物理吸附, 电荷数量和电荷密度的提高也会显著增加对亚甲蓝的化学吸附,二者共同影响了MB。

其中提出:蒙脱土>自然土>高岭土

泥粉矿物特性对机制砂MB值的影响会表现出膨润土>自然土>高岭土的影响规律。

如图1,由于石粉材质的不同,造成亚甲蓝值变化不同,

1:石灰岩1由于粉质较好,MB值几乎不随粉量变化;

该系列的机制砂由于MB值合格,所添加的石粉均可作为石粉。

2:石灰岩2在含粉量达到10%以后,MB值有增高的变化;

该系列的机制砂在石粉含量低于10%时,MB<1.4时视为合格石粉,而在石粉含量超过10%,所测MB值>1.4后,所添加的石粉可作为有害含泥。

3: 煤矸石3即使在不含粉时,MB值也处于很高状态,更由于粉量提高而明显加剧。

该系列的机制砂不论是否含粉或含泥,均视为含有有害物质(泥),不太可能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笔者认为标准中MB值的检测情况不但反映了机制砂中含粉及含泥状态,在一定程度也显示了母材组成物质本身对亚甲蓝的吸附程度。

结论:在满足混凝土配制要求的情况下,应当对机制砂含粉量合理对待,以较好地利用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52-201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严慧.利用亚甲蓝滴定法确定机制砂的含泥量[J].价值工程2017,(31):211-212.

[3]左文素、魏勇等机制砂MB值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商品泥凝土,2014(1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