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的防治及其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性病的防治及其对策分析

林 泽

陆川县皮肤病防治站 广西 玉林市 537700

摘 要:如今,性传播疾病卷土重来的警钟,是伴随着艾滋病的入侵一起敲响的。如果说,梅毒、淋病等经典性病的死灰复燃,一时还不足以唤起全社会的忧虑和关注的话,那么,当艾滋病带着死亡的啸叫,闯入我国国门以后,形势就变得严峻而令人震惊了。以下针对性病防治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论述,供性病防治工作参考。

关键词:性病;防治;对策

1引 言

性病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性病防治工作由于政府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当今性病防治遇到的最大麻烦,来自于我们在性文化理论上的困惑、犹豫。因此,修正既往的性病防治对策的指导思想,从而加强法律控制和经济制裁,建立实体性的性学超前研究机构,争取宽松性病治疗环境,提高性病治疗水平等。

2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2.1性病医疗市场混乱

当前性病医疗市场比较混乱,个体医、江湖医、承包医在大街小巷的电线杆子上或墙壁上乱贴专门包治或根治性病的广告,乱诊、乱治、乱收费给性病患者在精神上、经济上造成严重负担。一些报刊为了经济效益,在广告栏中大量刊登治疗性病的广告。据调查,这些作诊疗性病广告的门诊多数名不副实,为了牟取暴利。对就诊者夸大病情、恐吓、抬高药价,乱作检查、处置等。一些医疗部门根本不具备诊治性病条件,但为了经济效益,滥竽充数,开设性病门诊,有的医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诊断不确切,治疗不规范,盲目使用进口药、贵重药.进行不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乱诊乱治,有的性病门诊基础设施差,设备不完善.实验室不健全,房间布局不合理,不利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造成院内感染。

2.2重复登记

我国重点防治的8种性病的发病人数按月上报的制度早已实行。其资料来源主要是各医疗单位在临床工作中,性病患者门诊登记,按月上报汇总。但在汇总的数字中,重复是比较多见的,如一性病患者,可先后去多家医院诊治,甚至可到外地被多家医院按初诊登记,造成报告数的重复。

2.3性病患者遗漏登记

个体、集体的医疗部门多渠道诊治性病,经调查,所谓的军区、武警卫生所、个体医、承包医、游医诊所,发现几乎均未登记报告,势必造成统计上的遗漏。

2.4耐药菌株增多,给治疗带来困难

如今治疗淋病的药物则很多,如菌必治、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培福新、氟哌酸、氟嗪酸、头孢噻肟等。新药层出不穷,临床上治疗也就见仁见智,同一淋病患者可在甲处用一种药物,在乙处则推荐另一种药物,这种不正规治疗,很容易产生耐药菌株。还有一些患者根据报刊、杂志介绍,自购药物治疗,未见疗效,又换其他药物反反复复,待来医院治疗时,已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又合并了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3性病防治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对性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防治机构、队伍和监测防治网络,认真执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公安、民政、工商、旅游、卫生、妇联等)密切配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

3.2重视性病防治的宣传工作

性病的防治工作,需要社会上多方面的参加。普及预防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经济水平、文化修养、民族风俗、人们的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为此,普及性病知识,广泛宣传教育十分重要。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如艾滋病,WHO规定每年有艾滋病宣传日,人们都了解到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感染的,一旦患病必死无疑。所以,西方国家已出发现了有洁身自爱意识。因此我们应将扫黄工作常抓不懈,在公共场所:夜总会、大宾馆、洗浴中心、卡拉OK厅等处的易患性病的高危人群中大力宣传有关防治知识。使人们了解到性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且感染上性病病原体,应及时去定点医院正规治疗,以便早日恢复健康。

3.3制定有关法规

医疗单位是特殊性质的服务部门。为能确切地掌握性病的发病人数、病种及规范性治疗措施,政府部门应批准定点的医疗单位开展性病诊疗工作,对末经政府部门批准的个体医、承包医等从事性病诊疗工作,应吊销执照,立即关闭,对有令不行者,要追究其责任。

3.4强化性病防治管理

实行《性病诊治许可证》制度,当前性病诊治较为混乱,中青年医生对性病诊治生疏,老年医生长期不接触而淡忘;有些医生未经专业培训就上岗,有的医疗单位和个体行医业,诊治性病的基本条件不具备,诊治极不规范,漏诊、误诊率高。有的只注重经济效益,抓住患者难以启齿的心理和弱点,乱收费,用假药,坑害病人。为此,要强化性病诊治管理,对不具备诊治性病的单位及个体行医业予以取缔和整顿。开设性病诊治业务,必须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登记、审核、批准,各级性病防治机构要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诊治性病。

3.5加强疫情管理,严格报告制度,降低疫情漏报率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凡是从事性病诊治的单位和个体行医业,必须按月向所在的性病防治机构(防疫站)上报性病疫情,各级防治机构定期地开展性病疫情调查,掌握本地区的发病情况和疫情动态,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3.6强化对性病的监测工作

根据《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和监测任务及要求,实施对特殊人群(被拘留、收容、劳教、暗娼、嫖客、流氓等)进行强制性的检查治疗。鉴于性病发生、传播、蔓延隐秘的特点,对其高危人群,(供销、驾驶、宾馆、酒吧、路边店等从业人员)进行主动调查,有条件的地区,对婚前、产前、征兵或某些行业例行体检时,将性病列入监测项目。通过主动监测,掌握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流行趋势,预测疫情变化,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遏制性病的传播和蔓延,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幸福。

3.7.提高性病治疗水平,宽松性病治疗环境

目前性病防治中的两大障碍是经费障碍和观念障碍。观念上是普遍担心宽松性病治疗环境等于变相支持性乱,使这类活动更加肆无忌惮。尤其是在目前经费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向国家和人民伸手要经费去治疗性病,在人们的心理中会引起极大的不平衡,而经费缺乏,又使性病治疗这一最有实效的措施得不到落实,以至在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对已抓获并查出患有性病的卖淫嫖娼者,也只能不加治疗即予释放的现象。

事实上,在严密的社会系统中,象性病防治这类重大社会工程的落实,确实不是坐而论道所能达到的,而必须具备相应环节的辅助条件。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采取以经济惩处为主的原则来制约性乱活动,同时为性防工作筹措经费;另一方面,为正确的人性发展道路作出超前引导,使人们从盲目的忧虑转向自觉的防治。这样,性病防治中的两大障碍易于排除,防治性病无须背上沉重的社会观念障碍的包袱,可以真正贯彻人道主义医疗原则,使性病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再不致于因害怕遭受惩处而转入地下,给社会造成更大危害。

4结束语

性病防治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社会性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重道远,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全国上下一致努力,才可取得较大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声涌.性病在中国基本控制的经验和再出现的原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1).

[2]邵长庚.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15(3).

[3]祝隆光,金育红.性病家庭感染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治对策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