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S气管插管后气管软化的CT表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PVS气管插管后气管软化的CT表现

魏剑锋洪江张联合

绍兴市中医院放射科浙江绍兴312000

作者简介:魏剑锋(1979—),男,浙江绍兴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CT、MRI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PVS气管插管后气管软化的CT征象,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638例PVS患者气管插管后的颈、胸部CT图像进行分析,对确诊或怀疑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行全科读片,对最后确诊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共确诊气管软化患者58例,CT上气管多呈“刀鞘”状,前后径大于左右径50%,部分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气管塌陷,两肺内见炎性改变、肺不张。结论CT能清晰显示PVS患者软化气管的形态、程度,为临床及早、合理的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气管软化;PVS;C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107-01

植物状态(vegetativestate,VS)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脑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特殊意识状态。1972年Jennett[1]首次用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描述一种持续觉醒而无意识的状态。这类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多伴有呼吸功能的减弱,因此多需行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虽然气管插管可改善呼吸,但往往也伴随一些肺部感染、气管软化等病变,增加了PVS患者的生存风险,本研究旨在用CT检查早期发现PVS患者气管软化的形态、程度及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PVS气管插管患者638例,年龄18~80岁,男337例,女301例。所有患者均行颈部、胸部CT扫描观察气管及肺内情况,对确诊或怀疑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行全科读片,对最后确诊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T表现及临床意义。

设备及技术参数:东芝Aquilion单排及64排CT,扫描条件:120KV,200mA,层厚5-7mm,层距为5mm,螺距15,纵隔窗(窗宽350,窗位50),肺窗(窗宽1600,窗位-500)。

2结果

共确诊气管软化患者58例,其中42例为脑外伤病人,8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6例为脑梗塞病人,2例为肿瘤病人;年龄18~80岁;男45例,女13例。CT表现:软化的气管多位于插管以下、气管隆突以上,气管多呈“刀鞘”状,管腔大小不一,前后径大于左右径50%,部分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气管塌陷,两肺内见炎性改变、肺不张。见图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外伤、变性或代谢性疾病、神经发育异常疾病患者增多,又由于医疗抢救水平的提高,一些极危重患者,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从而导致植物状态患者增多。1996[2]年及2001年南京PVS会议[3]明确了我国植物人的诊断标准如下:⑴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接受指令;⑵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⑶有睡眠-觉醒周期;⑷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⑸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⑹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⑺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以上状态持续一个月以上者即为PVS。本组638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由于原发损害于急性期均进行了气管插管。

因PVS患者原发损害往往较重,气管插管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气管壁硬度降低,管径变大,导致气管软化(塌陷),此时拔管,可能引起气管完全塌陷而至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拔管前应对患者的气管进行评估,可对发生气管软化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如:1、进行认真、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由于长期的气管插管,肺部易感染,加之经管内给氧,空气不经过口鼻加湿湿化而直接进入气道,另外呼吸道开放,丢失水分,均导致痰液干稠结痂,而PVS病人呛咳明显,常规气道湿化液2-3ml滴入气道后即被病人呛出,湿化液无法达到气道深部,容易导致气管套管内壁痰液附着,此时换用生理盐水10ml加糜蛋白酶1支气道内缓慢滴入,提高吸氧浓度,加强翻身拍背,痰液吸出,气道恢复通畅。2、仔细、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随时调整套管位置。3、要防止对气道的损伤,采用高容低压气囊,充气囊时应采取最小封闭压力,吸痰时动作轻柔。4、严重时可采用气管内置入支架。

CT由于其密度分辨率高,成像快,费用相对低廉而优于MRI检查,常用于PVS病人的追踪监测,尤其是胸部检查,具有MRI不可替代的优势,且由于PVS患者往往需要一些监护仪器,这些不可能进入MRI检查室的仪器,在CT扫描室里不受任何干扰,因此本组患者评估气管时均采用CT检查,638例PVS患者中共58例确诊为气管软化,通知临床,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患者因并发梗阻而死亡,另外由于气管软化,气管插管呼吸道开放,气管内痰液不易咳出,易伴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病变,CT可清晰显示这些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可以指导临床及时用药,提高PVS患者生存质量。

总之,PVS患者易患气管软化,对这类病人的护理要特别细致,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得当,病人将有生命危险,CT检查能早期发现和诊断气管软化,并可显示软化气管的部位和程度及相应伴发的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为临床及早、合理的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JennetB,PlumF.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afterbraindamage:asyndromeinsearchofaname[J].Lancet,1972,I(7753):734-737.

[2]《制定我国持续性植物状态(PVS)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会议纪要[J].急诊医学杂志,1996,5(2):95.

[3]《关于修订我国持续性植物状态(PVS)诊断和疗效标准》专家会议纪要[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4):241.

1、王菲,气管支气管软化症,中国医刊,2006,06,55-02。

2、刘志敏,长期气管切开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医药卫生,2005年12月6日第23期

3、周毅清,气管软化症1例报告,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