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护理的实施效果

/ 2

急诊内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护理的实施效果

刘丽华宋玲范淑霞

刘丽华宋玲范淑霞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对其接受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并比较两者的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医疗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管理的平均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医疗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医疗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减少风险的发生,推荐广大医院应用。

[关键词]急诊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实施效果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36.24

作者单位:256610,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刘丽华(1969—),女,山东滨州市人,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TheEffectofNursingRiskManagementinEmergencyInternalMedicineNursing

LiuLihua,SongLing,FanShuxi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nursingriskmanagementinemergencyinternalmedicinenursing.Method80casestakenbytheemergencyinternalmedicineoftheauthors’hospitalfromJune2012toJune2013wereselectedandrandomlyp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ir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twogroupsrespectivelyadoptedtherisknursingmanagementandroutinenursingcareandpatients’recovery,nursingmanagement,patients’nursingsatisfactionandmedicalriskrate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averagenursingmanagementscoreandnursingsatisfactionscore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incidencerateofmedicalriskintheobservationgroupi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Nursingriskmanagementisbenificialformedicalmanagement,canimprovenursingsatisfaction,andreducetheriskoccurrence,whichisrecommendedforgeneralhospitalapplication.

Keywords:emergencyinternalmedicinenursing;nursingriskmanagement;implementationeffect

引言: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发生率。其中急诊内科的医疗风险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类型多,在急诊内科应用并推广风险管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也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减少医患纷争与医疗事故的发生,从而可以提高急诊服务水准与抢救率。[1]本文选择了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风险管理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急诊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个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为26~58岁,平均年龄为41岁,冠心病10例,心力衰竭13例,腹痛9例,心率失常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为23~55岁,平均年龄为38岁,冠心病12例,心力衰竭11例,腹痛10例,心率失常7例。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通过对两组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医疗风险发生率的比较,分析风险管理护理的实施效果。

对观察组进行的风险管理护理的方法:①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于在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来说,专业无误的操作是一名合格的急诊护理人员所必备的技能。在工作间隙是,选择合适时间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具体操作、沟通与交流等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院方领导会定期抽查医护人员的工作状况,对护理人员的操作专业性进行检查,督促每一位工作人员认真工作,提高他们的危机意识。③制定良好的护理计划。对每一个急诊都制定一份护理计划,每一项任务与工作要精确到每一个人,明确护理重点,对重症患者要实施重点护理;要完善并落实好护理人员的交班制度,从而保证患者的查房时间与定期检查时间不会被延误。④药品与设备的管理。要设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在对于设备与仪器来讲,在不使用时,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保养与维修,保障患者的检测结果准确无误,还要对其杀菌消毒,护理人员要在上岗之前对仪器的使用进行学习;对于药品而言,要定位放置,严禁乱拿乱放,对过期失效的药品要及时处理。⑤建立管理小组。根据工作任务将护理人员分为几个工作管理小组,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对每次领导会议传达下来的工作任务与内容要及时研究,明确每一小组的工作目标与内容,并定期考察护理人员对工作内容的践行程度,争取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医护人员。[2]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提出不足,完善工作,争取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3统计学分析

临床所得的数据均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的是X2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显著性,若P>0.05,则表明差异没有显著性。

2结果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医疗风险发生率进行了对比,具体分析结果见表一、二、三。

表一两组护理管理评分的比较

3讨论

在急诊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构成护理风险的因素有许多,包括护理人员本身、设备仪器、医院制度等方面,要加强每一方面的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率。

首先,对于护理工作人员本身,医院要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每一个护理人员的的危险防范意识,掌握好急诊内科中的事故处理办法与相关法律条规,定期召开管理小组会议,对个别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吸取教训,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优质的医疗服务。[3]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善于与患者沟通,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这样可以有利于医患关系健康积极的发展,从而利于患者的康复。

其次是药品、设备等设施的管理。设备仪器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相关检查数据来显示身体状况,药品更是患者康复所必需的,所以保障仪器与药品的正常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仪器的使用情况以及药品的使用有效期限,还要每天对仪器与药品室进行消毒,对不合格的设备或是药品,要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增加额外风险。

最后是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制度与方案。只有将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完善护理制度,才会有效地完成护理任务,达到护理目标。例如,在上班前召开小组会议,由护士长分配每人今日的主要工作内容,晚上交班前要提醒下一位值班的人他的接下来的工作内容,这样有配合的工作会更有效率。

4结论

内科护理的风险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认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时的专业程度与职业素养,通过本次对80名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比较得知,风险管理护理使得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护理时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其护理效果十分好,推荐各大医疗机构使用该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恩利.急诊内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护理的实施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2-25

[2]李贞,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04-25

[3]黄逸致.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