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药学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社区药学服务

张震华

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000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药学服务;用药咨询

药学服务是指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药学人员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随着我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多种药物合并使用的处方不断增加,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越来越高,药物互相拮抗时有出现,用药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社区药学服务作为发挥基础医疗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服务目的和服务对象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服务模式和内容也相应的有所不同。特别是社区居民用药存在不少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一、服务对象

社区药学服务针对本社区常住居民以及来本院就诊的患者,为其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并针对患者、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药学人员利用医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各类服务。除主要针对妇女、儿童外,对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精神患者和传染性患者提供药学相关服务。

二、服务模式

社区药学服务除保障社区药品供应模式、临床药学模式外,还包括疾病预防、公共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内容为针对社区居民使用的所有药品提供相关的药学服务,具体包括调剂、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信息咨询等。同时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开展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非药物服务,包括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合理膳食、优生优育等方面。

三、服务方法

(1)配备相关专业书籍,以便药学人员随时查询各方面资料,及时解答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疑问。

(2)咨询的药学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同时社区药学服务更立足于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社区药学人员必须具备预防、康复、保健、养生等医疗卫生知识,以适应社区居民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

(3)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力求做到知识准确,杜绝咨询错误,避免危害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做好原始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提问题、解答情况等。

(4)严格规范操作,实行双人核对、发药制度,降低调配差错率。严格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检查和督促临床医师合理用药,遇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并提出建议。

四、存在的问题

(1)随意用药:主要为看电视、街头小广告及报纸或听别的患者所用药物,随意使用,缺乏正确的用药选择,既造成了经济浪费,又达不到所期望的治疗效果,甚至出现耽误治疗或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许多年龄偏大的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不分主次,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导致联合药物中的拮抗现象经常发生。

(2)看不懂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越来越规范,内容的增加,很多专业术语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如用药剂量,有的按片服用;有的按克(g)服用;有的按毫升(ml)服用。由于受教育程度不一,很多人并不会单位换算,从而导致用药剂量的错误,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3)不按时服药:不按时服药的情况多为老年人,有的老年人想起了就吃一次,想不起来就不吃,使药物达不到治疗的有效剂量,特别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由于服药不按时,导致血压、血糖忽高忽低,不但易致危险,还会造成多种脏器受损。

(4)药学人员用药存在问题:一、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凭经验用药,滥用抗生素,不合理联合用药。二、社区药学专业人员少,长期从事药物供应、调配工作,业务量大。三、药学服务型人才的缺乏。药学服务要求药学教育向临床转变,加强药学人员综合技能的培养,加强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及人文修养。

(5)对社区药学服务工作不够重视: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政策没有充分关注社区药学服务.社区药学人员编制较少,工作重点主要为药品供应管理,且药学工作的服务模式、药学人员的职能尚未发生根本改变。“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以公共卫生医生、全科医生和护士为主体,较少有社区药学人员参与,且无法融入其中。

五、服务发展方向

(1)提高对药学服务的认识

政府部门应尽快转变观念,切实重视社区药学服务,了解药学人员的价值,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最大程度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且利用网络平台、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药学人员作用的信息,影响群众,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药学人员的作用。

(2)建立专业人群培养机制

一、药学服务质量的优劣决定于药学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做好社区药学服务的根本保证。社区服务具有专业性,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妇、幼、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残疾人为重点的基层卫生服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药学人员根据社区居民疾病的特点,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及用药知识,并熟练掌握非药物治疗的保健知识。

二、根据社区工作具体要求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社区药学服务系统培训,更新服务理念,完善知识结构,从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和医德医风等层面提升专业水平、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卫生职能部门定期组织社区药学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

(3)管理法规知识的宣传

针对违法广告宣传,借患者名义宣传疗效等患者难辨真伪的情况,药学服务人员给患者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药品的批准文号及生产日期等,号召患者拒绝“三无”药品,减少不法广告对社区居民的误导,避免病情延误及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举办健康讲座

社区门诊服务对象中老年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占有很大比例,这类患者体质特殊,用药相对复杂,药学知识相对薄弱。药学人员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通过开展健康讲座,聘请相关专家普及健康知识,向社区中老年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用药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用药依从性。

(5)发放教育资料及开展药品宣传

发放合理用药教育资料,为居民提供用药咨询:开展多种内容的药品宣传。针对社区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较多的情况,特意推出“药物知识系列的宣传资料”;为患有“三高”的社区居民提供“三高”药品的用药咨询;为家中有小孩的家长提供儿童用药咨询。避免居民走入用药误区,促进居民正确使用药物。

六、小结

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居民用药安全合理经济,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有时还会造成患者身体及生理的损害,造成资源浪费。通过药学服务可以引导公众合理、安全用药,提高自我保健、自我医疗的水平,减少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社区患者的经济负担。

社区卫生服务是目前我国卫生系统发展的重点,也将是社区居民就医的首选。因此,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在国家基本药品录出台的形势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社区药学服务,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之一。这需要我们社区药学人员不断学习药学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积极参与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实现广大群众对药学服务的期望,推动社区药学服务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8-99.

[2]王德俭.刘志龙.岳露.社区医院倡导药学服务的必要性.首都医院.2009.16(9):17.

[3]冯丽文.妇幼卫生社区服务与全科医生.实用医技杂志.2010.17(1):74.

[4]巢勤华提高社区药学服务水平初探【J】药学进展,2011,35(3):122-125.

[5]吕纯平.新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0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