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疗效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疗效影响

周晋鲁祖建潘能波

安乡县人民医院湖南安乡415600

摘要: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的疗效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对其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行单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值更接近正常值(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7.14%vs26.19%,P<0.05)。结论: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血小板

[Abstract]objective:toclopidogrelincombinationwithaspirintotreatcoronaryheartdisease(CHD)patientswith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treatmentthecurativeeffectofpostoperativeantiplateleteffectsareanalyzedanddiscussed.Methods:ourhospitalinFebruary2015-July2016admittedduringtheperiodof84patientswhounderwent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altherapyof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themethodofthedrawwasarandomized,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receivingclopidogrelandaspirinlinedualantiplatelettherapy,thecontrolgroupinpatientsreceivingclopidogrelantiplatelettherapyalone,comparetwogroupsofpatientswithclinicalefficacy.Resul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patients,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plateletaggregationrate,plateletcountandrelevantparametervaluesclosertothenormalvalue(P<0.05),lower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tothetotal(7.14%vs26.19%,P<0.05).Conclusion:pyrazolegraywithaspirintherapy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afterpercutaneouscoronaryarteryinterventiontreatmentofpostoperativeantiplateleteffectsignificantly,safeandreliable,andhashighclinicalvalue,worthyoflarge-scalepopularizationanduse.

[Keywords]clopidogrel.Aspirin;Coronaryheartdisease(CHD).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antiplatelet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临床对于冠心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冠心病治疗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2]。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约有30%左右的患者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并不会因此改善,而出现“无复流”现象,导致患者心室重塑、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升高[3]。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部分冠心病患者为例,分析探讨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4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冠心病且在发病后的12h内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纳入标准如下:①持续性胸痛时间在30min以上;②年龄在75岁以下;③心电图显示两个及以上的相邻导联ST段抬高。排除标准如下:①1年内再发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的患者;②药物过敏、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③合并严重慢性肾功能等可影响研究结果疾病以及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签名参与研究,抽签法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4.5±4.0)岁;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64.6±4.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证实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摘酸酯类药物的常规治疗,术中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持续给予患者70-100IU/kg的肝素。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波立维,赛诺菲一圣德拉堡,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268),术前服用,300mg/次,顿服,或术前3-5d口服,75g/次,1次/d,连续服用至手术开始,术后继续服用,75mg/次,1次/d;阿司匹林(四川升和泸医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384),术前3-5d口服,共服用100-300mg,术后持续服用,100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单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用药方法、剂量与观察组患者一致。

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12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测量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其中,血小板聚集率正常值在22-52%之间,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在100-300×109/L之间,成年人红细胞计数正常值在3.8-5.8×1012/L之间,成年人白细胞计数正常值在(3.5-9.5)×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值在50-70%之间[4]。观察患者皮疹、轻微出血、严重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研究初始数据放入Excel中进一步整理,然后使用SPSS20.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各项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分别使用t、行组间检验,当P<0.05时,数据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值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值的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值较对照组患者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值变化比较表

3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为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预防血栓形成,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必不可少[5]。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作为常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二者单独使用以及联合使用的效果临床尚存在较大争议。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值均基本恢复正常,显著优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外,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在停药或积极的对症治疗后消失,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提示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使用不仅不会增加患者治疗危险性,反而对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的有效途径,对于患者预后以及康复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欧番文,滕璇,梁牧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疗效影响[J].吉林医学,2016,37(11):2744-2745,2746.

[2]罗静,王明生,杨新春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1):21-23.

[3]马颖艳,王艳霞,徐白鸽等.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6):380-383.

[4]何柳平,杨帆,谭保平等.不同时机不同方式停用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6,38(8):1146-1148.

[5]龚艳君,屈晨雪,邱林等.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效果[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