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研究

郑立帅1刘清华2

1.河北省张家口市莲花滩乡卫生院076550;2.福建省龙岩军分区干休所364000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的隐球菌肺炎的病理检查和临床状况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市三甲医院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8例新型隐球菌肺炎临床症状患者,将其根据临床状况、病情程度、性别年龄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9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对照则采用X胸片的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的精准性。结果: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检查相比于X胸片,对于临床疾病的直观性和精准度更应该多多应用,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肺炎;临床表现;X线胸片;多层螺旋CT

由于我国新型疾病的发展越来越迅猛,所以对于一些棘手的疾病的治疗与检查的效率和精准性要求更加严格。医疗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的寻求着突破,无论是治疗还是对于临床体征的观察,都变成了治疗疾病的关键。新型隐球菌性肺炎是世界范围性的一种一种酵母菌,且经常隐匿在蔬菜、小动物的粪便、空气、土壤等这些易于接触的地方,这就造成了此型肺炎极易感染[1]。虽然病菌一般不寄生于人体,但是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这是一大灾难,因为艾滋病人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出现衰退和缺失,所以没有抵抗力的艾滋病人是隐球菌最好的致病对象。隐球菌肺炎感染初期临床患者多数没有任何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低热、轻咳和痰液较黏,或者是胸膜炎的现象。由于隐球菌感染后所侵袭的主要部位为肺部和神经系统[2]。所以会出现炎症症状,且肺部为原发性病灶,所以最后会发展为肺炎。近年来由于民众的健康意识的增加,所以也有许多隐性疾病是在体检的时候意外发现的。目前临床上对于隐球菌肺炎的治疗多数还是靠药物治疗为主。而对于疾病的诊断方法,则出现了许多方法,如:X线胸片、多层螺旋CT检查等等。现对本次实验中我院所选18例的已经确诊为新型隐球菌肺炎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X线胸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鉴别诊断的效果和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8例新型隐球菌肺炎临床症状的患者,将其根据病情程度、性别、年龄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患者。治疗组男3例,女6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20)岁,病程15~50天,平均病程(32.5±17.5)天。对照组男5例,女4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2±20)岁,病程15~50天,平均病程(32.5±17.5)天。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过X线胸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并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已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肺炎疾病患者;②确定没有患有艾滋病或其他有相同症状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类型肺炎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影响疾病判断的患者。

1.2方法

治疗组则多层螺旋CT检查的方式,诊断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由于多层螺旋CT的性能又比单层螺旋CT的性能更加的好,在时间、精准性、范围等位置更加的优越。扫描覆盖范围更大,扫描时间缩短,Z轴分辨率更高,可以得到更加清晰的影像,所以临床上逐渐应用了多层螺旋CT替代了过去的单层螺旋CT。

对照组采用X线胸片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鉴别诊断,胸片首先要看气管的位置粗细和是否发展占位性病变;然后观察有无阴影肿块,第三步观察胸心的比例,正常为2:1,纵膈的轮廓有没有变形,以及看肺部的透光度、有无钙化、渗出液体或者骨折。

1.3疗效判定

分为精准、普效和错误。精准:准确判断患者的所患疾病是否为新型隐球菌肺炎;普效:需要检验三次以上才能确诊患者所患疾病。错误:病理特征不明显,无法确诊患者所患疾病。总正确率=精准+普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治疗正确率%,对照组治疗正确率为86.84%,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比较分析()[n(例)]

3讨论

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的优点在于相比于单层螺旋CT的应用时间更加短,成像的质量更好更清晰,可以同时采集多层的投影数据。而且机器覆盖的扫描范围更大,三维成像更加具体和真实[3]。CT对于判断疾病的好处在于CT的影像清晰,对比度较好,适用于细微的病变和身体厚密部位的观察,而且CT的检查成果的保存时间长久,只要保存方法得当,可以永久性的存留病例。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治,反复的对比疾病的病理变化,也能够清晰的帮助病人直观的了解自身的疾病。所以医生经常在病人反应有胸部疼痛等症状发生时,指导患者去进行多层螺旋CT的检查,进一步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病灶痕迹。这样可以让医生更好的判断病理情况,也可以增加治疗疾病的把握。X线胸片对比于多层螺旋CT的不足在于检查的细致性,更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等情况的发生。临床上由于病变位置和个人生活习惯的差异,很多患者会发展到一定病程才发现疾病的存在或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导致疾病恶化最终对肺部造成不可逆的重大创伤[4]。此时疾病多数已经进入晚期,病变部位可能开始转移扩散至其他部位。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诊断鉴别手段是X线胸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多层螺旋CT临床检查不仅准确性相比于X线胸片检查更加高,而且对于疾病的病情发展更加直观,可以有效帮助制定治疗方案,临床上更多的应用X线胸片进行身体检查诊断[5]。

对本文所选18例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对比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的方法进行诊断,总正确率88.89%,而对照组总正确率为77.78%,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正确率更高,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且对于检查方法的准确性上,可见多层螺旋CT立体成像检查的临床应用性更高。所以对于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检查,更应该应用于胸部CT检查确诊病情。

参考文献:

[1]吕永堇;梁焕莲;王建华;黄春元;杨茂洪;罗帝林.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的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06(08):38-40.

[2]伍国伟.肺结核并发新型隐球菌肺炎的CT表现[J].中国防痨杂志,2006,05(07):55-56.

[3]成英,薛青,邓新宇,李树奇,焦维克.12例新型隐球菌肺炎诊治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2(24):113-115.

[4]季旭清,王海明,马祯一,叶甫澄.免疫正常宿主隐球菌血症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5(19):3538-3543.

[5]陈邦盛,冯妩娜,易斌.免疫健全者新型隐球菌肺炎合并肺栓塞一例报告[J].现代实用医学,2015,18(04):5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