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1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王群

王群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二区154002

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偏瘫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并观察其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康复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56例。选用硬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康复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治疗,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组患者肢体恢复与生活质量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有很好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塞;瘫痪;肢体;康复训练

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约占脑梗塞患者中的80%,但患者如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是可以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因此本文对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旨在减少患者与家属的痛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康复治疗并确诊为脑梗塞偏瘫患者56例,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39例,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为(62.0±1.3)岁。采用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每组28例,康复组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20例。为患者在常规护理上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常规组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19例,为患者选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与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下进行本次研究试验。且本次试验在疾病伦理协会下达知情同意书下进行。

1.2方法

常规组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为患者制定饮食与药物监督,告知家属患者所需摄入量,确保患者营养均衡,如患者有不良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狂躁等给予心理疏导护理,用专业的知识为患者讲解治疗期间病情发展情况,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加强巡房次数,降低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治疗效果。针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提醒家属为患者翻身,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组患者,在以上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具体做法如下:

①入院;患者在入院时,需将患者位置进行正确的摆放,并对患者进行翻身训练,其次对患肢进行按摩,每天两次,每次维持三十分钟左右即可。

②训练;首先观察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正常可以进行一些列的简单训练,如关节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拿餐具等等。

③肢体运动;患者在能力下,为患者进行肢体训练,如步行,患者进行训练师必须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陪同,根据患者自身身体情况制定康复时间,并逐渐减少辅助,直到患者可以独立行走。

④跨步训练;在患者进行徒步训练后,如患者已经无需辅助可以进行先关的跨步,迈步,抬膝等动作,但如患者在训练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需立即停止训练,观察患者,患者反映缓解后,辅助患者回房静躺。

⑤言语表达;先让患者做简单的面部运动热身,随后协助患者进行舌部伸缩运动,运动过后,从基本发音入手,随后升至音调,最后吐字训练。以上训练患者均可独立完成后,制定问题让患者进行作答。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并进行对比,有效率计算为显效+有效=总有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康复训练后可发现,康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自身会有很大的负面心理因素,如不正确的引导患者进行康复,很容易造成患者肢体完全瘫痪,无法补救,因此选用正确的康复方法极为重要,经上述研究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常规组选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的效果仅为67.85%。与康复组的治疗有效率100%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在正确的康复指导下患者可以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水平,康复训练在此组患者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卫华.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7):262-263.

[2]张静.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7,(8):313-314.

[3]乔革会.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17):131-131.

[4]张亚楠.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