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影响

王汉兴

丘北县人民医院云南文山州6632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疝环填充式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进行合理选择。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填充式;平片式

腹股沟疝是由于患者腹部强度低、腹内压力上升形成疝,主要以幼儿或中老年男性为主[1]。腹股沟疝会使患者在进行坐、立、走等简单动作时感受到剧烈疼痛,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治疗。本文主要比较疝环填充式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男32例,女3例;年龄35-79岁,平均(57.46±12.39)岁;斜疝19例,直疝7例,股疝9例。对照组男31例,女4例;年龄36-79岁,平均(57.18±12.65)岁;斜疝21例,直疝6例,股疝8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步骤为:①患者硬膜外麻醉后取平卧位,选取腹股沟韧带正中上缘2cm至耻骨结节位置行4-5cm手术切口;②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在精索位置向上游离直至显露于腹膜脂肪外,确认疝环损伤大小;③给予体积较小的疝囊直接剥离,之后内翻置入腹腔;④对于体积较大的疝囊,先在疝囊颈部大约4-5cm位置进行断离,止血后置入腹腔;⑤将填充物(三维网片)修剪后尖端面向腹腔,置入内环口,将疝环和外瓣固定好,随后固定网片边缘及其周围组织,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研究组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步骤为:①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后取平卧位,于患者腹股沟处做约2cm切口(基本与补片面积大小一致);②将腹部外斜肌腱切开,找到疝囊后,高位游离精索并在其后方置入补片,确保补片完全覆盖患者腹横筋膜表面;③随后以缝线间断缝合补片四周,将其固定;④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2]:患者少腹部疼痛、坠胀等临床症状及肿块全部消失,此为显效;患者少腹部疼痛、坠胀等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且肿块消失,此为有效;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此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由()表示,计数资料由率(%)表示,若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则由P<0.05表示。

2结果

表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n(%)]

2.1两组手术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手术效果均较为良好,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1个月,研究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切口异物感1例,阴囊积液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3/35);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切口异物感1例,阴囊积液1例,总发生率为11.43%(4/3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将容易导致疝囊增大或进入阴囊,对其泌尿系统及吸收功能均造成影响,并产生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需给予积极治疗[3]。目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是进行手术修补,本文主要对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进行探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相当、安全性高。原因分析为:两种手术方法均与人体解剖学相符,均注重加强患者的腹横筋膜,有效修补腹股沟损伤,手术创口小,患者身体恢复快,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将补片材料放置于患者精索后方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使用的补片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有较强抗菌性,可减少患者应激反应,促进纤维细胞生长,增强腹横筋膜,恢复情况良好[4];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以腹股沟作为解剖区,所采用的充填材料多为聚丙烯网塞,分别为平片补片和伞状填充物(各1个),补片能够增强腹股沟管后壁的受压能力,填充物能分散腹腔缺损部位的压力,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相容性,患者排斥反应少[5]。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腹股沟疝,且安全性高。因此临床需充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状况选取适宜的手术方式。由于受到时间与样本例数的限制,关于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治疗费用等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疝环填充式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合理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代群运.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6):78-79.

[2]严志森.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9):116-118.

[3]唐少斌.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0):1405-1406.

[4]王永红.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21):102-103.

[5]李勇,陈雷.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2016(2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