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分析

曲小泉

曲小泉

辽宁省抚顺市第三医院辽宁抚顺113004

摘要:目的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随机抽取的426份阳性血液标本,以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为主,借助无菌操作对发热初期与高峰期的血液标本予以采集。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检验,根据NCCLS药敏试验标准,评定细菌的抗菌药物情况,包括敏感度、耐药性以及中度敏感三个方面。结果直接药敏试验检总计鉴定396份,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阳性菌符合率对比92.95%;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的革兰阳性菌检出敏感度的对比(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检出率与敏感度都比较高,但直接药敏试验具有操作简便与时间较短等优势,在血液检验中比较适合。

关键词:临床血液检验;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应用价值

最近几年,伴随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相关细菌耐药性与药物敏感性产生较大变化,进而对临床血液检验工作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针对不同细菌采用不同药物后,导致的敏感度也存在差异性,同种细菌的菌株不同,所产生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性[2]。因此,采用合理的鉴定方法,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积极影响。目前,鉴定细菌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药敏试验、镜检以及常规检验等,药物试验的检验原理就是借助血液样本细菌抗药敏感度的全面分析,鉴定细菌的类型,促使检验准确性与快捷性显著提高[3]。为了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随机抽取的426份阳性血液标本,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随机抽取的426份阳性血液标本,以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为主,借助无菌操作对发热初期与高峰期的血液标本予以采集。其中,女性患者203例,男性患者223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43.45±3.46)岁。所有患者都予以一次采集,并且每份样品采集20ml。将入院前2天接受有关治疗、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有效排除。

1.2方法

全部样本都同时接受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并对检验后的药敏符合率与细菌鉴定结果予以比较分析。首先,常规药敏试验:分别处理所采集的阳性样血样,使其接种到麦康凯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以及血平板中,温度保持约36摄氏度左右,于浓度为5%的CO2环境下孵育,时间范围在20至24小时内。孵育后对向菌落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根据检测结果合理选择酶,随后根据Walkaway40系统开展药敏试验,同时,对细菌予以鉴定与药敏试验。其次,直接药敏试验。采集样本在BACTEC9240系统直接放置,随后对样本予以自动培养与检测。在阳性样本经过系统监测后,需确保消毒注射器样本抽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样本量在10ml左右,随后在无菌试管内放置阳性样本,借助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菌,采用20μl悬液涂片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随后借助倒置显微镜予以全面观察与深入分析。一方面,倘若球菌表现为现链状,初试验借助MH+5%羊血平板为药敏进行试验。根据最终试验结果合理选择酶,合理调整菌液浓度,保持在6.2×10cfu/L左右,使其接种到NC21综合板,开展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另一方面,一般菌种接种过程中,需要把1至2滴悬液滴到MH平板,但真菌需排除以外。

1.3观察指标

在对比分析样本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无菌试纸予以均匀涂抹,粘贴药敏纸片。根据NCCLS药敏试验标准,评定细菌的抗菌药物情况,包括敏感度、耐药性以及中度敏感三个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表示用(),差异性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差异性选择X2检验,P如果低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的细菌鉴定结果分析

如表1:直接药敏试验检总计鉴定396份,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阳性菌符合率对比92.95%。

3讨论

随着近几年抗生素的大范围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越来越高,引发菌血症等相关疾病的发病呈上升的发展趋势,进而引发血液疾病的死亡率也明显提高[4]。临床血液检验中,常见的检验手段包括直接药敏试验以及常规药敏试验等。对血液样本予以常规检测,其在细菌鉴定与试验速度方面都比较慢,还会对临床给药带来不良影响[5]。

参考文献:

[1]庄浩林.直接药敏试验法和常规药敏试验法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39(2):172-173.

[2]陈婷婷.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7,23(24):49-52.

[3]李海英,李俊芹.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1(8):25-26.

[4]纽景奎,卞富民.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1):89-90.

[5]韦祝,刘向宇,罗勇奇,等.37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J].中国药师,2016,19(6):109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