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分析

马冬杰

解放军第208医院高干科

摘要:目的探究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结论及时采用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痴呆症能够取得较好疗效,减少老年人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诊断;药物治疗;心理疗法

老年痴呆症是指一种持续性脑功能活动障碍,表现为没有意识障碍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异常,分为老年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血管性老年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混合性痴呆以及全身疾病引发的老年痴呆[1]。现抽选我科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73.6±2.4)岁。

2诊断

2.1可靠病史

头部产伤或其他外伤史,传染病、脑血管意外、癫痫等病史,服药及毒物损伤史。

2.2年龄及其特征

区别自幼痴呆和老年人痴呆,后者有相关临床表现。

2.3智力状态

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主要表现为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计算能力、定向能力及自制能力明显减退,以及思维缓慢、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情绪不稳,动作、表情迟钝,严重时饮食和尿便常不能自理。

2.4精神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最好行痴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AD诊断仍然依靠排除法,即先判断是否有痴呆,然后对病史、病程、体检和辅助检查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AD临床诊断,最后确诊要靠脑组织病理检查[2]。

2.5情志变化

在暴怒等强烈精神因素影响下可突然发生某些痴呆症状,但症状消失也较易,或长期郁闷不乐。

3治疗

目前仍缺乏特效病因治疗方法,许多药物可改善记忆能力及认知功能,延缓衰老等。

3.1药物治疗

3.1.1改善脑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的药物:脑代谢激活剂和脑循环改善剂,如吡拉西坦(脑复康)、阿米三嗪(都可喜)、双氢麦角碱(喜得镇)、己酮可可碱、尼麦角林(脑通)等。

3.1.2改善胆碱能神经传递药物:增强胆碱能作用的药物主要是乙酰胆碱酯(AchE)抑制剂。

3.1.3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减少钙内流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或死亡,常用的有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脑益嗪等[3]。

3.1.4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男性睾丸素等。

3.1.5非甾体抗炎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物、布洛芬、双氯芬酸、萘普生等。

3.1.6自由基消除剂和抗氧化剂:如银杏叶提取物、维生素E和维生素C、其他自由基清除剂(如褪黑素、去铁胺、艾地苯醌、甲磺酸替拉扎特等)。

3.1.7毒蕈碱受体激动剂:毒蕈碱M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非亚型选择性部分毒蕈碱受体激动剂(milameline)、高选择性毒蕈碱Ml受体激动剂(sabcomedinehydrochloride)。

3.1.8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改善症状,如幻觉、妄想、冲动攻击行为等,常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等,而非典型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典型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价格便宜,缺点是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过度镇静、直立性低血压和迟发性运动障碍;非典型药物除氯氮平外不良反应较少,适合老年性痴呆[4]。氯氮平可导致严重镇静、抗胆碱不良反应以及白细胞缺乏症,老年人使用要慎重。

3.1.9抗抑郁药物:各种抗抑郁药疗效差异不大,有效率在70%左右,但不良反应差别较大。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常有明显的抗胆碱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视物模糊、口干、心悸、尿潴留、肠梗阻、加重和诱发闭角性青光眼、直立性低血压、心脏传导阻滞等,应慎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不良反应较少,适合老年人服用。

3.1.10抗焦虑药:主要有苯二氮卓类药,一般分为长效制剂(半衰期20小时左右),如地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等;中效制剂(半衰期10小时左右),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短效制剂(半衰期3小时左右),如三唑仑、咪达唑仑等。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多用于入睡困难,半衰期较长的药物适用于焦虑、激惹和睡眠维持。

3.1.11促认知药:种类较多,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在认知功能治疗的同时也可改善精神行为异常。

3.2社会心理治疗

对轻者应加强心理支持与行为指导,对重者应加强护理、保证适当的营养。其治疗目的是尽可能维持认知和社会生活功能,保证其安全和舒适[5]。其主要内容是帮助家属决定治疗方式,采取适当措施以防自杀、自伤和攻击行为等。

4结果

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经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后,其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见表1.

表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例数(%)]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27(54)22(44)1(2)49(98)

5讨论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的大脑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远近记忆力障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意识模糊等,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起病隐潜,发展缓慢,早期以健忘逐渐加重开始,易被忽视。

由于患病原因不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方法也不同,主要体现在:改善劳动环境、忌酒和戒烟、饮食调节、保持精神愉快、安排好生活与学习、离退休前做好思想物质上的一切准备、定期体检及早治疗躯体疾病、经常户外活动等。老年痴呆症的禁忌包括:忌精神刺激、喜怒无常、惊恐思虑等;避免损害脑细胞的疾病;忌营养摄入不足或维生素缺乏,忌饮酒吸烟;忌缺乏适当体力活动及脑力劳动;忌病人无人照看。

本研究中,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经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

综上所述,及时采用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痴呆症能够取得较好疗效,减少老年人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卫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9(19):3903.

[2]李培德,李丽.两种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月刊,2012,(7):295.

[3]赵春刚.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234-235.

[4]刘海宝.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分析[J].医药,2015,(28):91.

[5]高海霞.浅谈老年痴呆症的心理治疗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0):5949-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