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要点与心得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要点与心得探析

孙婉芬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醴陵412200

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急诊室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其中实施急诊室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的胸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1d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时间、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疼痛,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诊室;护理效果

急性胸痛是急诊最常见的就医症状之一,诱发胸痛的病理因素较多,常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系统,及时急救和快速对症处理是该类患者存活和预后良好的关键[1],而相应的护理措施也尤为重要。为了探析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笔者选取90例患者进行了本次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度我院急诊室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所有患者年龄≥18岁,胸痛为主要症状,均符合《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恶性肿瘤及肝脏疾病的患者。

90例患者中实施急诊室常规护理的45例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45例为干预组。常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8/17;年龄最小3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8.17±4.64)岁;疾病类型:心源性胸痛26例,其中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夹层动脉瘤4例、心肌炎3例,非心源性胸痛19例,其中肺炎8例、肺癌5例、自发性气胸3例、消化性溃疡3例。干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9/16;年龄最小3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8.17±4.64)岁;疾病类型:心源性胸痛27例,其中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夹层动脉瘤4例、心肌炎3例,非心源性胸痛18例,其中肺炎8例、肺癌4例、自发性气胸3例、消化性溃疡3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病情(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有无痛苦表情、面色是否苍白、是否伴有大汗淋漓、胸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有无放射痛、有无固定压痛点及疼痛持续的时间等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常规实验室护理。

干预组: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采血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明确胸痛原因,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绞痛的患者需立即给予相应的急救药物,给予吸氧,提高动脉的血氧浓度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对其血压进行全程监测,必要时给予降压措施,避免动脉瘤破裂导致的猝死;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的患者,需积极溶栓,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溶栓药物过敏的现象;确诊为气胸和胸腔积液的患者需即刻进行胸腔穿刺,减轻气体和液体对肺部的压迫。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的胸痛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对患者的胸痛情况进行评估,即于白纸上画一条长10cm的直线,直线起点为无痛(0分),终点为最严重疼痛(10分),根据患者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做标记,起点到标记处的距离长度就是患者的疼痛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胸痛患者以胸部的刺痛、锐痛、闷痛及钝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部的压迫感和呼吸困难[4]。一般情况下,患者胸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可一定程度反映出疾病的特征,但部分患者胸痛情况于病情的关系不密切[5]。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1d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临床将急性胸痛主要分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其中心源性胸痛的患者大约为45%[6],临床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等患者均会伴有的胸痛属于高危胸痛,病情凶险,突发情况多,及时抢救及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因此,医院应对急诊室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护理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上所述,急诊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时间、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疼痛,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兰,王甲莉,郑雯等.急性胸痛患者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9):1114-1118.

[2]李莉,武巧月,赵立安等.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66-67.

[3]江蕾,崔岩,苏燕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疼痛评分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113-115.

[4]高云,阴赪茜,孙涛等.急性胸痛评分及血清B型脑钠肽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1):37-40.

[5]马建林,万妮娜,刘时武等.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肌钙蛋白I对急性胸痛患者心脏事件评估的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3):331-332,335.

[6]王宇,薛铮,吕新湖等.缺血性修饰蛋白在诊断急性胸痛中的价值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7,23(1):45-4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