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沈付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沈付兰

沈付兰1邹婷2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高安3308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关节被动范围、上肢运动能力、腕手关节运动能力。结果:经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上肢运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等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肩手关节运动能力的恢复,有效缓解患者肩手关节肿胀、酸疼的情况,康复效果更为明显,使患者康复时间大大缩短,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肩部、手指、腕关节水肿、疼痛,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进而引发局部红肿、关节僵硬、痉挛等现状【1】,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本研究旨在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以期为将后来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接诊的脑卒中患者11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8.21±7.12)岁,病程0.9~5.1年,平均病程(3.2±0.5)年,I期15例,II期30例,III期1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7.56±6.35)岁,病程1.3~5.0年,平均病程(3.5±0.7)年,I期18例,II期32例,III期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照比较观察。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关于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经CT确诊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2】。

1.3排除标准

排除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颈椎病等疾病患者【3】。

1.4诊断标准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发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满分为66分,低于25分为重度运动障碍,25~45为中度运动障碍;用量角器测定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测定疼痛度,轻度疼痛VAS平均值为(2.57±1.04)分;中度疼痛VAS平均值为(5.18±1.41)分;重度疼痛VAS平均值为(8.41±1.35)分【4】。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行脑卒中药物并给予适当复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具体如下:

①体位摆放

指导患者正确摆放肢体,避免长期间保持一种姿势。若患者肩手关节有明显肿胀现状,可使用上翘夹板,保持腕关节呈背伸位,使血液循环流动。早期治疗时可以使用肩吊带使其固定,防止脱位。

②压迫性向心缠绕

使用1~2mm直径的线将手指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注意力度,不要过紧造成血液无法流通而导致局部组织肌肉坏死。

③物理治疗

冰疗使最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先将患者的手关节用温水浸泡10~15分钟,再用冷水浸泡10分钟左右,刺激血管收缩和扩张,早晚一次。

④运动疗法

多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勤于练习上举动作;协助患者进行抓握动作,如拧毛巾、握拳等;确保运动力量和力度不要过于强烈。

⑤中医疗法

可采用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中药治疗分口服和熏洗,切记在选择中草药时以疏通脉络、活血化瘀等为主,使药物对人体起到调理作用;针灸疗法可采用电针、温针等疗法,切记防止温度、电流强度过高对人体造成损害。

1.6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间盘突出症状有无改善。

1.7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各项记录数据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对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以及VA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以及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的差值较对照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手关节恢复情况比较(±s)

注:*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表示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

3讨论

脑卒中其实就是我们常称的脑中风,多是因为脑部血管突发性破裂,或血管堵塞造成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导致脑组织受损引发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因此,不及时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施加治疗,造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前期会出现水肿、关节疼痛现状,到中期疼痛加剧,背侧腕骨连接区会出现明显的凸起,末期水肿和疼痛感消失,但关节活动度明显丧失,肩手转变为畸形【5】。手术治疗固然是一种解决该病的有效办法,但术后恢复还得靠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综合康复治疗对其缓解肩手综合征起着显著有效的作用。

综合康复治疗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摆放;对患者进行压迫性向心缠绕;冰疗;运动疗法;中医疗法等。其中,冰疗能够刺激患者血管的收缩与扩张,促使血液循环流动;针灸疗法有利于疏通经络,祛除体内湿气寒气,打通人体血脉,让血液循环流动,使体内淤血逐渐消散;运动疗法可以消除患者水肿症状。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经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以及VAS评分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肩手关节运动能力的恢复,有效缓解患者肩手关节肿胀、酸疼的情况,大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和活动,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侯妮娜,吕晓颖,孙永新,等.综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4):2996-2997.

[2]冯玉全,赵先兴,张庆原,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18(8):721-722.

[3]胡辉.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5(18):86-88.

[4]乔波,原永康,王花明等.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49-150.

[5]张亚楠.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23):214-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