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1

小学数学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培养

武建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小学黑龙江大庆166200

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知识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计算的正确率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小学阶段打好计算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因此,要注重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培养。

一、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教师进行计算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引入实际问题—讲解算理—解决实际问题。表面看来,体现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学生往往只列对算式,计算结果却存在很大的错误。长期如此,学生的计算达不到标准,这时如果继续进行大量训练,可能会发现短时间内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有所提升,但这种不符合认知规律的训练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口算是一项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笔算以口算为基础,通过若干口算根据笔算法则计算得出。教师要注重对口算这一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对于简单的计算能够脱口而出,而且准确无误,以此不断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每天都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基本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一些单项的计算,对于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以及容易出错的问题要突出练习。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应该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形成运算技巧为原则并以此为顺序进行编排。

二、重视算理的讲解,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讲解算理是计算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让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小学阶段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也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思维都是从动作开始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在抽象与形象间架起一座桥梁。如“几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小棒,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学会凑十法,为后面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学习奠定基础。

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去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通过类比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如果教师讲得明白,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样他们在进行计算时就会更加轻松熟练,计算准确率也会有所提高。

三、注重方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有些计算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不用老师教就能够准确计算出来。但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老师,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会算就满足了,而要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总结出相关法则,让他们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在计算教学中,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培养是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仅使他们会算,还能明白为什么这样算,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在很多情况下,学生都会由于记不住法则而使计算出错,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法则是怎样来的。因此,我们要注重方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法则。

如在练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很多学生会将一位数放在中间,既不对齐个位上的数字,也不对齐十位上的数字,如果教师告诉学生: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是因为个位上的数表示的是几个一,十位数与十位数相加是因为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是几个十,而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就没有办法确定结果到底是几个一还是几个十,所以我们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两个数相加的规律,并牢牢地记住该法则,自然在做题时准确率会有所提高。

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本身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大量的计算更是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提不起兴趣,长期如此,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怎能提高?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比如,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计算题,注重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样使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出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提高计算的积极性,而且计算结果又回归到实际生活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再比如,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教师可以在计算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比赛,个人赛、小组赛均可,设计一些题目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准,获胜的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的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五、注重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

课堂练习或做作业时,一些学生完成后就急于给老师看,他们从来不去检查,如果长时间这样,学生会养成一种不良的习惯,他们会认为作业做完了就是完成任务了,缺乏检查的意识,导致计算错误率极高。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习惯,比如,在练习时,老师可以这样说:“请做好的同学把你的左手举起来,让老师知道你做好了,请用你的右手继续检查,看看做的对不对”。如果坚持这样,学生检查作业的习惯一定会逐渐培养起来,而经过检查的作业,准确率也一定会有所提升。

总之,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

够完成的,它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强化训练,以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形成运算技巧;需要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法则,从而形成清晰的计算思路;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提升计算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