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截囊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改良截囊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临床效果分析

郑培新

郑培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中心卫生院江苏徐州221124)

【摘要】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2种不同的截囊方法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16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80眼,采用开罐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80例采用改良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发生率。结果术中玻璃体脱出,开罐式截囊80例中有11例,占15.94%。改良式截囊80例中有2例占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式截囊安全、可靠、有效。

【关键词】改良截囊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69-02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以来,对80例成熟期和近成熟期白内障均采用改良截囊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160眼}患者,其中男71例,女89例,年龄47~101岁,平均74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2例,合并糖尿病8例。

术前视力光感~0.02,术前血糖控制在8.0以下。其中开罐式截囊80例,改良式截囊80例。

1.2手术方法术前1小时复方托吡卡胺充分散瞳,1%利多卡因加等量布比卡因球周麻醉。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10~2点,在角膜缘后2mm处先作半层巩膜切口长约6mm(以后视晶体核可以适当延伸)。

作板层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mm,在12点处作前房穿刺,前房内注入粘弹剂,自10~2点作前囊膜弧形切开,顶点在瞳孔缘12点处,于囊膜弧形切口两端用弯囊膜剪作一长一短两个垂直切口,用角膜剪延长切口,使切口的长度便于眼内剪伸入进出,能张开操作同时又不致损伤角膜内皮或虹膜为度。然后用撕囊镊将囊膜撕除。再作水分离或水分层,将核旋入前房,于核后方及上方分别注入粘弹剂,视核大小再作切口相应的延伸,然后核娩出,用注吸针头抽吸皮质,植入人工晶体,置换前房粘弹剂,缝合巩膜切口1-2针,结膜瓣覆盖角膜切口。球结膜下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单眼包遮,术毕。

2.结果两种术式中玻璃体脱出的发生率,A组玻璃体脱出占15.9%。B组玻璃体脱出占2.5%,经卡方检验χ2=6.78p<0.01两组比较,又显著性差异。见下表。

两种截囊方式术中玻璃体脱出率的比较

χ2=6.78p<0.013.讨论在广大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最主要的是恢复患者的视力,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是保证术后视力恢复的前提。何守志等[1]对不同截囊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撕囊术对保持囊膜完整性明显优于开罐、邮票、线状截囊。但在农村基层医院缺乏技术设备以及手术量的限制,不可能熟练施行完全环形连环撕囊术。因此,截囊的好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截开前囊方法[2],可以大大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特别是玻璃体脱出。玻璃体脱出基本上意味着手术的失败,术后视力较差,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具有眼底红光反射的白内障可以选择环形撕囊,但是对于成熟期或准成熟期白障则较为困难,我们所采取的改良截囊术,近似环形撕囊,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有效。其具有以下优点:1.边缘整齐,视野清晰,不存在残留前囊膜,不存在开罐式截囊所至锯齿状不规则三角形瓣膜及截囊不完全。Wasserman[3]尸解研究证实:开罐式截囊者50%有放射状撕裂。2.在抽吸皮质时不会误吸囊膜造成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对于较大的核娩出时,也不会形成前囊膜辐射状撕裂。

对于开罐式截囊核娩出时,为让核通过囊切除口,必须由牵张或撕裂才能扩大,较大的核挽出时,可引起撕裂到周边甚至后囊撕裂、玻璃体脱出。3.晶体核很容易旋入前房。4.一但出现后囊破裂,可利用前囊膜为依托,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内。在常规的截囊方式中还有信封式截囊[4],由于晶体核大小及硬度不同,在娩出晶状体核时也很容易造成囊膜向两侧撕裂造成后囊破裂。当然,改良式截囊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果在娩核时注意保护角膜内皮。在角膜与核之间要适时反复注入粘弹剂减少角膜损伤。本组出现两例后囊破裂均是在抽吸12点钟皮质时误吸囊膜所致。

因此,为避免后囊破裂,在抽吸12点钟皮质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太完美,可以适当放弃部分皮质。以确保术后视力恢复。只要谨慎操作,认真对待每一步操作,就有可能较少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术后视力的恢复。本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是一种基于基层医院白内障复明手术的重要途径,尤为适用于经济落后的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参考文献[1]何守志.李晓陵,李朝辉.等不同截囊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华眼科杂志,1995,3lc1):22[2]白内障手术学(第3版(美)斯特纳特|译者:刘奕志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3]WassermanDA.AppleDJ,CasranedaV.etalAnteriorcapsulartearsandloopffixationofposteriochamberinracculalensesOphthalmology,l991,98(4)425[4]王剑锋等.改良信封式截囊与开罐式截囊疗效比较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年3月第24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