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谭登攀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乐安镇卫生院湖南益阳413523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态血压以及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同步多导联心电分析仪以及动态血压检测仪进行同步监测,总结患者6个时间段的病情数据情况。结果: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以及ST段压低的出现具有同一时间规律。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以及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显示,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出现和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血压升高、心肌氧耗提升以及左室压力负荷提高属于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临床价值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动态血压以及动态心电图技术在临床中的开展和进步,两者联合应用在临床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为了解血压改变以及心电图变化之间关系提供了依据,并且得到了巨大的临床价值[1]。本文选取我院在过去一年内所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同步多导联心电分析仪以及动态血压检测仪进行同步监测,总结患者6个时间段的病情数据情况,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全部符合高血压分类诊断标准,100例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9~69岁之间,平均为54.2±2.8岁;100例患者全部排除严重心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接受起搏器安装手术之后以及瓣膜病变患者;100例患者在开展同步监测之前没有使用药物或是将降压药物停用1周以上。

1.2方法

动态心电图指的是一类能够在活动状态下,长时间记录患者心电活动的方式,可以持续记录24小时心电信息,为患者治疗工作提供依据,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的主要特点为非卧床连续记录,在每一个时间段记录患者心电改变情况,以往的普通心电图仅可以记录患者接受检查时的心电情况;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针对无症状患者会出现短暂心脏停搏现象,能够不出现显著症状,针对风心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于房性早搏现象,房颤合并心长间歇,主要出现在夜间睡眠期间;大部分心律失常属于一过性,部分患者仅在夜间出现,以往的心电图很难发现,采取动态心电图可以为心律失常进行定性以及定量分析,对于患者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日常生活与自觉症状之间关系给予准确的诊断;心肌缺血确诊:动态心电图监测最主要的功能为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能够依照患者动态ST段幅度以及变化列表等和12导联心电图开展对比,了解12导联ST段改变情况,掌握患者心脏前壁、间壁、侧壁以及下壁的观察盲区,并且可以发现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各个导联之间的ST段变化情况,以此判断患者心肌缺血的出现位置和病情程度。动态血压具体指的是监测患者利用佩戴血压记录仪持续记录全天血压,白天每间隔30分钟测量1次,夜间每间隔60分钟测量1次,每天平均测量40次,次数能够自行设置,降低每次血压测量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对于有效判断降压药物效果和预测后期症状等起到帮助作用。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100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以及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监测时间为24小时,将其分为6个时段,早上6点到10点作为第一时段,10点到14点作为第二时段,14点到18点作为第三时段,18点到22点作为第四时段,22点到2点作为第五时段,2点到6点作为第六时段,分别记录6个时段的平均心率、血压、缺血时间、室性心律失常以及ST段压低现象。正常血压标准:24小时平均值低于130/80mmHg,白天平均血压低于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低于120/75mmHg,记录100例患者24小时的平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并且对心电图ST段压低时间实施相关性分析。

2结果

100例患者6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心率以及缺血时间情况见表1;100例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变化见表2。

通过观察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规律表现为双峰谷形,峰值时间在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谷底时间在第五时段和第二时段;血压高低和心率快慢表现一致;患者血压高低以及心率快慢对于缺血时间起到决定性作用;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的出现和血压水平表现为正相关;患者心律失常、ST段改变以及血压变化具有同一时间规律,上午表现重,深夜表现轻。

3讨论

以往的心电图容易产生漏诊现象,动态心电图可以快速捕捉到患者异常心率改变和心肌缺血伴随心律失常的频率等,可以较好的对出现心源性猝死几率进行判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2]。和单测血压比较,动态血压能够获得较多的血压数据,可以有效反应患者全天血压改变规律,并且针对早期无显著症状患者,可以明显提升其检出率,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降低了风险。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一类慢性进展性疾病,因为受到压力负荷,引起患者心脏出现扩大和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依照动态血压能够对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现象进行判断[3]。有文献报道显示,针对心肌肥厚、肾功能改变以及眼底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其日间血压以及夜间血压之间的差值比较小,血压升高、ST段压低以及心律失常的出现具有同一时间规律,患者血压升高导致动脉压随之升高,搏出量降低,造成心脏舒张末期压力上升,引起心肌耗氧量升高,心肌氧气供需量失衡,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电图ST段变化[4]。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在平时监测血压的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情况,为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龚兰生,刘力主.血压昼夜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22(5):323-324.

[2]UenS,VetterH,MengdenT.SimultaneousrecordingofbloodpressureandSTsegmentwithcombinde,triggeredambulatory24hdevices[J].BloodPressMonk,2013,8:41-44.

[3]张斌.中青年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深圳医学,2013,6(5):226.

[4]蔡晓萍,闭嫒嫒.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8(10):1155-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