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新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毛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卫生所,150000

摘要: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综合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作用产生的。依照有效的依赖性,将相关的要素组成,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管理机制。按照系统标准视角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在有效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整体标准性策略分析,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改善实际相应对策的合理实施,满足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

新世纪心理健康不单单是一方面的因素,而是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合理的相互依赖性作用,需要有效的组成,明确实际特定功能水平的整体有机结合效果。按照新世纪大学生的具体心理策略,准确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判断相关有效实施的对策问题,尽可能的弥补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的改善,确保新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改善。

一大学生心理内涵及其有效发展的概述标准

系统是需要相互作用的,通过各类因素进行相关功能水平的有机分析。按照实际系统组成,对相关条件进行判断,明确实际相关要素的组成关系,并将其之间的作用进行有机的结合,明确系统具有的特定功能水平。系统需要具有有效的整体功能性作用,系统功能不单单是要素功能的简单叠加,拼凑,而是需要对各个组成要素进行结合的。面对整体对于部分的问题,系统需要明确实际相关性,明确系统的要素标准和联合性价值,对其相关的要素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判断,明确实际关联要素的改变和调整过程,确保系统整体的最佳处理状态。系统需要明确实际目标水平,系统与环境的融合促进过程。按照有效的规定范围,尽可能的提升发展变化,控制相关要素,确保整体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目标价值,对系统和相关环境进行互相作用分析,明确系统的结构功能水平,详细其相关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功能问题。系统要素中需要尽可能的改变和调整,确保整体系统达到有效的最佳装填。

按照贝塔朗菲关于实际系统基本观念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整体标准,确定一切有机体的整体状态,明确时空概念,对相关的复杂结构进行自然整体的分析。明确动态观念,明确生命现象本身需要具有的积极活动状态。按照实际复杂空间的结构主体,准确的分析实际自然整体状态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动态观念,对活动状态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活动特征基本内容。按照实际有机的各种类别进行判断,按照有效的严格等级进行组织分析,明确实际生物系统,对实际层次进行区分。从分子到多细胞,需要对实际复杂结构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东西的等级进行组织判断。生物系统是以有效的分层次管理为标准,再到超体聚合物,形成多层次的结构。贝塔朗菲是根据生命体的等级程序进行逐层异化分析,逐渐集中化、均等分,明确实际动态有序标准,远离平衡的动态开放系统,采用有效的自我调整和节奏方式,提出机体合理的动态原则,对整体动态进行自主调整,确定实际基本原理水平。以有效的机体费那事,对可能产生的连续流动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实际调整和适应的能力范围。按照有机的标准体水平,分析实际原本具有的动态主题活动能力系统,明确实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受到各类不健全因素的影响。从系统观念水平出发,准确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非单独之一的因素,而是多元的综合系统因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与人格、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学生的性格、倾向过程中寻找实际具体原因显示,大学对于生所处的环境往往不够认识,不够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方式和方法较为单一,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的稳定特征,需要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驱动学生以健康的人格倾向,寻找相关的原因和问题,主动提升学生自身人格的发展水平,找寻合理的可靠途径。采用科学方式,逐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发展效果,提升中心教育和辅助辅导的方式,控制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的构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侧重理论,缺乏教学实践,对于其他项目的研究不足,这些都影响学生的健康综合教育管理。

三发展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有效对策实施方案

加强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过程。从实际的环境出发,准确的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从大学生的个体出发,准确的分析心理问题因素,分析他们不良的人格倾向关系,明确实际因素之间对应的方式和自我概念方法,对社会关系,归因状态进行比较法恩熙,加强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的管理。大学生群体所处于特殊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独特发展任务往往直接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优化大学生心健康教育水平,积极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充分发挥学校学生的心理咨询作用水平,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努力构建良好,完善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附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预警机制管理,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类科学教学过程中去。逐步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从实际体系出发,充分考虑实际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方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目标化、内容化、信息化、原则化、方法化的实施分析,确定有效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工作体系,积极开展有效的运行机制,明确实际工作评价标准,对各方面的内容体系建设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实践。

结语

综上所述,新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明确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改善的心理素质不足问题,结合实际学习重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实践理念关系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确定符合实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时策略标准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教育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廖桂芳.系统论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J].理论月刊,2016,(12):183-185.

[2]鲁先锋,李文莉.系统论视阈下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动态研究[J].教育探索,2016,(2):67-69.

[3]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17(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