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欣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欣赏

王峰艳

陕西富平县城关镇华朱管区顺阳初中王峰艳

文学的四大样式: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其中尤以小说深入人心,为众多读者所喜爱。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学生们也对小说很有兴趣。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占一定比重,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学习课文、欣赏小说,为以后的文学学习打好根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觉得如何去赏析小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就如何去简单的赏析小说,谈一下我的看法。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达到参与社会、引导社会、教育社会的目的。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人物是中心,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现实社会中人物的影子,又高于现实社会,是杂取了社会中很多人物的性格遭遇而合并成的,是夸张式的人物,作者就是通过这种夸张达到教育现实的目的。故事情节是人物的活动过程,人的性格、情感、价值就是在此中体现出来的,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赏析简单的小说,必须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把握好这三要素。

小说的欣赏分三步走:首先,故事情节是第一,欣赏小说须先从情节入手,情节故事性强、引人入胜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首要的,再者虽然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但是人物必须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行动,形象是建立在情节基础之上的,只有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形象,所以阅读小说要先理清故事情节。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些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理清情节需先把握文章线索,线索象一根线一样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贯穿起来,如线串珍珠,把握了“线”就掌握了“珠”。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开头写我与若瑟夫对话是序幕,最后写我们改坐别的船是尾声,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情节很好把握,由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构成。再如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以旧毡帽朋友的活动为线索,三个场所:米行、街头、船上,情节就由米行粜米—街头购物—船上议论构成。还有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三个时间段,情节就由孔乙己出场前—孔乙己出场—孔乙己出场后构成。《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构成整个故事情节。所以,通过举例我觉得欣赏小说第一步,教会学生把握故事情节最重要是掌握线索,理清了线索就能较全面的理清故事情节,就能初步理清人物关系,理解人物行动及心理。

欣赏小说的第二步就是分析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在熟悉故事情节之后来做的,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从描写手法说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从描写角度来说有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等,分析人物形象时应先要求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如《故乡》中闰土与杨二嫂的形象,就是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出了闰土忠厚、老实、麻木,杨二嫂尖酸刻薄、自私势利。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文,则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体现了小战士活泼、善良、无私与新媳妇的善良、淳朴、羞涩。作家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则主要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来展现陈伊玲与苏林教授的性格特征。当然这些描写方法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根据不同文章的需要而综合运用的。但是人物的分析必须以情节为基础,因为人物的表现是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出来的。

欣赏小说的第三步就是环境,它虽占篇幅不大但却不容忽视,是欣赏小说不可缺少的环节,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以景物描写的作用最为突出。社会环境主要是交代人物生存的特定年代,一般不明显出现但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故乡》开首一段“苍黄的天底下……”这一自然环境描写既勾勒了故乡破败的特征,渲染了故乡荒凉的气氛,也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画眉鸟婉转的歌唱衬托了人物欢快的心理。《我的叔叔于勒》两处的景物描写“平静的大理石湖面……”烘托人物快乐的心情,“紫色的阴影”衬托人物灰心沮丧的心情既是实指,也指压在人物心头的阴影,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百合花》第一段只一句就揭示了故事发展的大环境与时间段,是社会环境作用的具体表现。小说的环境描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社会环境描写还是自然环境描写,在具体文章中都有具体运用,欣赏小说一定要把环境品味记在心中。

总之,我觉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知识不够丰富对小说的理解就会肤浅,但只要教会学生紧扣小说的三要素,充分理解欣赏小说三步走:先情节、次人物、后环境,教师在教读小说时,正确引导、有的放矢,相信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