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应室血管钳的清洗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供应室血管钳的清洗改进

卞雪莲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应室江苏连云港222002)

【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稳定提升,以及人们身体健康的维护。从人们实际的生活质量角度进行剖析,提供科学的治疗方式和严谨的治疗操作,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关键,也是提升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重视医学工作体系的进步与发展,是保证基本生活诉求的关键。因此,本次研究从医疗工作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实现对医学工作质量的提升与促进。随着“三甲”的反复复评和新入科护士对老同事在新知识、新技术上的挑战,血管钳清洗流程经过几次修改,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合格率,病房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同事们打包用着放心,不像前几年,挑挑拣拣的找干净血管钳打包,又费时又费力,没有工作积极性。经过新流程的改进,激发出同事们的工作热情,进一步调动了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血管钳清洗;医院供应室;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91-02

医院供应室部门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能,通过供应室的操作为医院提供各类型的无菌医疗物品,以期在专业的医疗工作当中进行相关工作的执行与操作,并保证医院工作的清洁和严谨性。在供应室的工作当中,包含对相关医疗工作用品的清洁,并进行清洁物品的包装和消毒,为保障后期的使用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和供应流程操作,以此实现对医疗工作质量的保障。血管钳属于医疗工作体系当中比较常用和比较重要的执行工具之一,在供应室中的清洁、收集和整理工作也比较重要,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控制和管理。针对血管钳的清洗工作也具有较高的要求,本次研究就希望针对血管钳的清洁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以期实现对工作细节的改进和优化,保证患者的切身利益。

本人针对血管钳的清洗流程几次改进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如下:

(1)以往回收的血管钳往网框里一扔,乱七八糟就上清洗机。洗出来后锈迹斑斑,还有碘伏烤在上面。经过流程修改,演进到血管钳关节打开,有锈迹的先挑出除锈,有碘伏的先经过牙刷刷洗,然后整齐排放到网筐里再放到清洗机清洗,结果清洗出来的血管钳一筐有多少个没有数,个别血管钳仍有锈。再次修改流程,现在,接到回收血管钳后,一边打开关节整齐排放到网筐里,一边挑出带锈血管钳除锈,每筐八十个,先放进热水槽,将碘伏刷洗掉,再放多酶超声机里超声5~10分钟(1:100的酶)除去血迹,然后用清水和纯化水冲洗干净,最后上清洗机或放煮沸槽煮沸[1]。

(2)上清洗机清洗后的血管钳如果个别有锈,再挑出除锈;放煮沸槽煮沸5分钟后(煮沸槽里加入百分之十的润滑剂)的血管钳,用防烫伤的防护手套戴上将之捞出,放烤箱烤干(70度到90度大于等于1分钟),有锈的再挑出除锈。

(3)以往用除锈桶除锈,1:7剂量除锈剂,配置时水温70度,没有恒温措施,除锈效果不佳,现在买了小型除锈剂方便多了,又恒温,除锈效果又好;除锈5分钟后捞出,用清水和纯化水冲洗干净,然后超声,再煮沸后烤干,特别难除锈的或功能损坏的及时给予更换。

从供应室的血管钳清洗工作入手,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应当设计出一个完善的流程,进而实现对血管钳的科学清洁需求。首先,应当采取流动的水流进行冲洗,保证血管钳在实际的清洁过程当中得到比传统清洁方式更加细致的清洗,充分改进传统的清洁理念;其次,需要进行水清洗无法消除的污迹清洁,利用纱布结合水的方式进行深入清洁;再者,通过酶试剂的干预进行超声波的消毒和清洁[2];再次,收集清洗后的血管钳,并送入专业的消毒机械设备中进行消毒处理,P6程序设计的消毒设备与传统设备相比更加具有改良和优化的功能性,坚持清洁和消毒的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以上。最后,将消毒后的血管钳进行高压气枪的干燥方式处理,以此保障清洁和消毒流程的完善性,确保消毒工作进行的顺利,并且在改进后的清洁工作支持下完成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操作。

总结:

供应室的工作在整个医院的工作内容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责任,虽然,看起来供应室清洗工作,洗洗刷刷很简单,其实责任很大,它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密切相关,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是供应室工作的核心,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3-4]。供应室应当构建在相对清洁的环境当中,为供应室实际的工作需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空间内的实际工作执行需要具有独立性和便捷性,以及保证清洁和消毒的工作顺利进行。关注到供应室对血管钳清洁和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应当要求医疗工作人员充分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责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工作职能的细致划分和调整,以此保证清洁和消毒工作的细节得到改进。供应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工作期间获得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为避免潜在感染的发生,自觉采取防护措施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赖艳芳.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器械清洗质量的控制与探讨[J].医药前沿,2013,28:28-28,29

[2]陈宽荣.两种医疗复用器械除锈方法的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2,10,(16):1513-1514

[3]刘燕玲,吴淑红,王征旭.管腔类复用器械清洗消毒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5:3876-3878

[4]王雪慧,翁小杰.复用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07):65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