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 1

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李新颖陈慧峰

李新颖陈慧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消化二科161000

【摘要】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例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病历中选出120例,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包括内镜检查诊断情况、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情况、B超检测情况,并分析患者疾病类型。结果:经过对120例患者病历的分析后可以看出,其中合并胃溃疡的患者共有6例、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共有21例、合并十二指肠球炎的患者共有9例、合并复合性溃疡的患者共3例。患者当中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呈阳性的共有29例,合并胆囊类疾病的共有50例。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当中,其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几率较非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要低,但其出现合并胆囊类疾病的几率要高,需要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重点注意。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内镜检查;B超检查;胆囊疾病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胆汁反流性胃炎又称为十二指肠胃反流病,其主要是因为这类疾病是由于人体十二指肠部位的肠液发生了反流情况,引发了胃内粘膜受损。肠液当中所含有的物质较为复杂,一般包括胆汁、胰液等,其中对胃粘膜损害最大的就是胆汁[1]。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的12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67例,女性53例,患者的年龄从19岁至7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3.49±13.21)岁,患者的病程从1年至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17±0.11)年。经过电子胃镜的诊断之后,120例患者均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方式,主要是对患者的相关诊断过程进行分析。首先,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具有腹部胀满感,在进食后其胀满感觉会加重,经过胃酸抑制治疗后效果不好,同时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反酸水、早饱等临床症状。

其次,在利用电子内镜对患者胃部进行检查时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胃部充满了较多的胃液,并且胃液大多呈现草绿色,与普通胃液颜色具有较大差异。同时可见患者胃粘膜出现充血、血肿或溃疡症状,患者幽门括约肌开放,有时可见胆汁从胃部幽门括约肌处反流入胃部。通过病理切片检查可以看出患者患有胃炎类疾病。

第三,在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时,在其胃部幽门括约肌2-3cm处提取活检样本,一般提取数量为两块,然后利用快速尿素酶对其进行检验,观察患者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并在检查次日空腹状态下进行14碳呼气测试。

第四,在患者的腹部进行B超检查,观察患者是否重选胆囊结石、胆囊壁毛糙等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了胆囊类疾病的病变症状,对患者的病因进行进一步的确定[2]。

2、结果经过对120例患者病历的分析后可以看出,其中合并胃溃疡的患者共有6例、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共有21例、合并十二指肠球炎的患者共有9例、合并复合性溃疡的患者共3例。患者当中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呈阳性的共有29例,合并胆囊类疾病的共有50例。

3、讨论就目前临床诊断而言,还没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统一标准化,而其中内镜检查是较为直接和准确的方法。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内镜检查下,如果患者胃液呈现黄绿色,黏膜充血或溃疡,并且在病理切片检查下具有炎症反应则说明患者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

参考文献:[1]黄小华,郑俊,耿世龙.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07):1217-1218.[2]姚萍,王磊.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病例特征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05):49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