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论如何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刘瑞

刘瑞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现代服务公司党群工作部235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阐述了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总结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标准,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对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加强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由此可见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也凸显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如有的组织体系设置不全、有的发展党员流程不规范等。如何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一个十分值得深思的课题。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抓,一盘散沙。所以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从打基础做起,而打基础的关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下面将深入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

一、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就是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程序进行优化设计,以形成最佳的工作程序,以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和持续进步。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落实服务功能,实现组织设置更加科学、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场所功能更加务实管用、工作载体更加形式多样、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基层保障更加充分有力、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有效的目标。

二、确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标准

纵观当前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可谓是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新成立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历史传承,对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找不到工作重点和抓手,摸不清创建标准。特别是有些企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兼职人员,平时抓生产较多,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对基层组织建设标准也是一头雾水,对基层党建流程掌握不准,造成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因此对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有一个基本标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标准首先要达到“六有”标准,即“有组织、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阵地、有资金”,其次要达到“八个方面标准化”的要求,即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

三、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1.制定下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手册。将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程序、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标准、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包保制度、困难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党员示范岗、党务公开制度、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党内表彰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与企业生产充分对接融合,统一归纳梳理,编制《基层党组织标准化手册》,下发到每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手中,这样可以让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时,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为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一是严格落实组织设置标准。根据党员人数,确定组织机构设置。二是建立设置调整机制。按照谁设立谁组建的原则设置党组织。根据需要,动态调整组织设置,重视在区队车间、生产一线建立党组织,做到应建尽建。三是完善群团组织建设。要健全完善各级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

3.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规范到位。一是班子职数配置符合标准。基层党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设书记1人,党员数不足7人的,可只设书记1人;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设书记1人,根据需要也可设副书记1人。二是班子任期规范合理。基层党组织班子期满要按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三是大力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水平。可以通过开办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班、党务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组织参观学习先进党组织建设经验、举办技术比武等方式着力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基层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头雁,要坚持把最优秀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

4.着力做好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严格发展党员程序。要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注重坚持标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坚持“三培养双优先”的原则。二是扎实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突出党性教育,加强政治、警示教育。要与时俱进,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党员教育,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短信、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升教育效果。三是规范组织关系管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不能只从网上转接,还要建立纸质台账,每年对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情况进行1次集中排查,党员组织关系隶属要清楚、转接要规范,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维护及时准确。

5.基层党组织的党内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二是民主评议党员要正常开展。三是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要定期开展。四是确定党员活动日,党支部要建立“主题党日”制度。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微党课”、网上组织生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6.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载体建设。一是发挥关键作用。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二是服务职工群众要到位。建立落实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党员、职工制度,实行包保制。三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强化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引导,提高网上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水平。四是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督导工作。实行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目标管理,建立党支部“三会一课”动态督查指导机制,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践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

7.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完善民主议事机制。健全并严格执行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通畅,民主权利有效落实。二是严格责任落实机制。为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党组织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党组织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三是健全完善监督监管机制。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巡察、职工群众等监督作用,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监督管理。

8.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工作保障落实到位。一是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基层党组织要建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做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要落实到位。党建经费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要按照不低于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比例安排党建工作经费,纳入管理费用年度预算,保证党组织工作有条件、办事有经费。三是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效果考核评估机制。根据创建任务清单,制定考核标准、考评格次,对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定期进行考核评比,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做到抓常态、抓长效、反复抓,形成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