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法医伤残评定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交通事故致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法医伤残评定1例

何炳和

何炳和(广东公量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528403)

【摘要】交通事故致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不等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掌握骨盆倾斜的成因及致双下肢不等长机理,区别双下肢骨性不等长下肢长度测量点的选择,结合病历资料和临床检查,综合分析,科学、准确作出伤残评定。

【关键词】交通事故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伤残评定

【中图分类号】R4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311-02

1案例

1.1病历摘要杜某,女,30岁,因交通事故致左腕部及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入院。专科情况:左腕肿胀、畸形,压痛明显,纵向叩击痛(+),活动受限,各指血运感觉正常,左髋部压痛,活动受限,左肘部及左肩部皮肤擦伤,渗血不多。放射科X光示:1、左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尺桡下关节半脱位,2、左侧耻骨下支骨折。入院后予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复钢板内固定术及对症支持治疗。出院诊断: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侧耻骨下支骨折。

1.2法医临床体格检查步行入室,步态稍异常,左前臂下段桡侧一纵行瘢痕长7cm,左腕关节背伸20度、掌屈20度、尺偏10度、桡偏10度,左腕关节功能丧失67%、占左上肢功能12%;脐部至左内踝处左下肢长83cm,脐部至右内踝处右下肢长85cm,双下肢长度相差2cm;左髂骨水平较右侧高2cm,左髋部及臀部肌肉挛缩紧张。

1.3法医阅片某中医院2010年08月10日X光片示:左耻骨下肢骨折,对位可,骨盆未见倾斜。2011年07月21日某人民医院X光片示:骨盆稍向右侧倾斜,骨盆平片未见明确骨折征象。

1.4鉴定意见为杜某左上肢交通事故后遗留功能丧失12%,已构成十级伤残;杜某左盆交通事故后遗留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已构成十级伤残。

2讨论

骨盆骨折类型[1]:(1)稳定型骨盆骨折:占骨盆骨折的2/3,不影响骨盆的负重,也不破坏骨盆的总体形态结构与稳定。包括髂骨翼骨折.骶骨骨折、尾骨骨折、髂前上棘、髂前下棘撕脱性骨折,坐骨结节骨折,耻骨支、坐骨支骨折等。(2)不稳定性骨折:指骨盆环前后部分至少有两处发生完全性骨折错位,或伴有骶髂关节分离、耻骨联合分离、髋臼骨折脱位。这类骨盆骨折使骨盆严重变形,常有盆腔脏器损伤,后遗骨盆不稳定、骨盆倾斜畸形,影响骨盆负重功能。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骨折愈合后可引起骨盆倾斜,同时造成双下肢“长度变化”,双脚跟在直立位时不在同一平面上[2]。可通过骨盆平片确认骨折类型是否为不稳定性骨折,再判断有无骨盆倾斜。有骨盆倾斜时,两侧髂骨翼最高点、坐骨结节、两髋臼中心点等均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结合目前检查伤员跋行、扶拐行走,仰卧检查双下肢长短不一等情况即可确认骨盆倾斜。

盆倾斜的原因[3]:(1)骨盆正常水平位的维持,主要依靠背部及腹部躯干肌及两侧髋肌群。如上述肌力平衡失调,平衡破坏,即发生骨盆倾斜。(2)如有下肢不等长,髋挛缩及脱位等改变,也可致骨盆倾斜。(3)从生物力学特点看,由于骨盆三角力臂的丧失,臀肌萎缩,失去收缩力和伸展力,臀肌杠杆失效,可导致骨盆倾斜。

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中,有两种情况涉及双下肢长度:一种是盆部损伤至骨盆倾斜致双下肢长度不等,另外一种是肢体损伤致双下肢长度不等。肢体损伤致双下肢长度不等往往是由于下肢长骨骨折后造成的骨性不等长,其测点可用明显的骨性标记点,常用有下肢直接长度:股骨大转子顶点至外踝最低点;下肢间接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尖长度。然而,像案例中骨盆倾斜情况致双下肢长度不等,按上述常规测量点测量时并不能测量出肢体长度的改变,因为由骨盆倾斜引起的双下肢“长度的变化”并非真正意义上肢体短缩,其反映的实质是骨盆倾斜的程度。所以,骨盆倾斜引起的双下肢长度不等的情况时要注意选择双下肢长度测量点,常用肚脐至内踝尖长度进行评估。

案例中,伤者只为左侧耻骨下支骨折,其属于稳定型骨盆骨折,一般不会破坏骨盆的总体形态结构与稳定,然而伤者对比当时受伤所照骨盆片,未见骨盆倾斜情况,可确定伤者事故前并未出现骨盆倾斜等异常情况,而为事故后所出现。引起注意的是病历材料专科情况中发现患者入院时出现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左髋部及周围肌肉软组织挫伤的有明确外伤史,以及体格检查左髋部及臀部肌肉挛缩紧张,为此考虑为外伤所致臀、髋肌群肌挛缩致肌群组织力学失衡引起的继发骨盆倾斜,与交通事故所至构成直接因果关系,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构成十级伤残。

参考文献

[1]秦启生.张秦初等.法医临床学:161

[2]赵新才.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贯宣材料:87

[3]熊卜贵.杨述华.双侧臀肌挛缩症伴骨盆倾斜临床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0:7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