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 1

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陈忠仁

陈忠仁(辽宁省大连旅顺口区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大连116041)

【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246-01

腮腺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约占75%,其中又以良性混合瘤最多见,占70%左右,其次是腺淋巴瘤,占6-10%左右。而其他血管瘤、淋巴管瘤及脂肪瘤较少见。恶性肿瘤不常见。就我院近两年来发现的腮腺肿瘤做一分析比较,先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病例与方法

1.1病例采集收集我院两年来发现腮腺占位性病变,经CT检查诊断、部分经手术病例证实12例的肿瘤性病变患者进行分析。12例病例中,女性8例,男性4例,年龄30-60岁间,平均年龄45岁。肿瘤位于左侧5例,右侧7例,均为单侧发病。

1.2检查方法使用GE16层螺旋CT机,先平扫,从听呲线向下平行扫描,至下颌角为止,平扫发现肿瘤行增强扫描,造影剂为碘比醇30080ml,速度31/s。层厚5mm,层距5mm,重建1.25mm。

2结果

12例腮腺肿瘤中,10例为混合瘤,2例为腺淋巴瘤。未发现恶性肿瘤。10例混合瘤中,肿瘤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部分内有囊变者,强化可见低密度影。2例腺淋巴瘤以单侧多发小囊样改变,其中一例呈多发囊实性改变,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延迟扫描强化减退。

3讨论

腮腺肿瘤多在无意中或体检中发现腮腺内无痛性肿块,肿块多较光滑,活动界限清楚。CT检查对肿瘤定位,对肿块与周围组织显示关系,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有无骨质破坏,都能做出明确诊断。腮腺混合瘤大多发生在腮腺浅叶,女性多于男性,内含浅蓝色软骨样组织,半透明的粘液样组织以及小米粒大的黄色角化物。腺淋巴瘤多见于50岁以上高龄,常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多位于浅叶下极,因腺淋巴瘤常为多发,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易误诊为恶性病变。腮腺恶性肿瘤较为少见,本组中未发现恶性肿瘤,腮腺恶性肿瘤多位于腮腺深叶,肿块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呈分叶征,伴有颈部淋巴结增大,常提示为恶性肿瘤。而位于腮腺深叶的混合瘤则需注意有无恶性倾向,尤其是近期生长迅速则需提高警惕。

CT对发现腮腺内肿瘤定位诊断不难,对于发病缓慢、结节活动、边界清楚的良性肿瘤相对诊断较为容易,对于位于腮腺浅叶单发肿瘤,强化成不均匀强化,混合瘤多见;而多发,年龄较大,位于浅叶下极,强化明显,多诊断为腺淋巴瘤。对恶性肿瘤诊断则需多方面表现,肿瘤的边界,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关节,粘连情况及强化形式,有无面神经侵犯而出现面神经麻痹、疼痛及张口困难,尤其是近期生长迅速的肿块,需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1]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

[2]吕衍春.133例腮腺肿瘤的征象分析【癌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