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小儿腹泻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的临床分析

汪本娥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儿科2363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泻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儿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腹泻患儿80例,根据所有患儿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微生态制剂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实验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时间(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腹泻患儿实施微生态制剂治疗能有效的改善腹泻,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微生态制剂;临床效果

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临床症状包括大便频繁,常伴随发热、腹痛等并发症。小儿腹泻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在患儿身上的症状不同。重型腹泻对患儿身体的影响较大,患儿有全身中毒的症状,可能导致患儿病死。[1]一般小儿腹泻都是病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比成人的免疫力更低,因此,很多药物都不能使用,如果小儿腹泻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那么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较大。本文主要研究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方法,我们发现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来我院治疗的患儿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小儿腹泻患儿80例,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0.1到2.5岁之间,重度脱水10例,中度脱水27例,轻度脱水43例。根据所有患儿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0.2-2.2岁之间,平均年龄(1.08±1.24)岁;对照组患儿,男21例,女19例,年龄0.1-2.5岁之间,平均年龄(1.15±1.05)岁,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症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在治疗上可以相互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需要接受适量补液,以保持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两组分别接受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研究。

1.2.1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患儿口服蒙脱石散治疗,年龄稍小患儿需要每日三次,每次半袋;而年龄稍大患儿每日服用三次,每次一袋。[2](以三岁为分界点)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三次,每次两片,用温水送服,需要在服用蒙脱石散之后1个小时再服用。[3]

1.3评价指标

对患儿的腹泻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治疗时间进行观察与分析;显效:患儿经治疗后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在3天内基本消失,患儿恢复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效:经治疗后,患儿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在4天内有所缓解,患儿基本恢复健康,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无效: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并未改善反而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值检验,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经过研究,实验组患儿中,显效率为36%(15/40),有效率为32%(22/40),无效率为7.5%(3/4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儿显效率为27.5%(11/40),有效率为47.5%(10/40),无效率为25.0%(10/40),总有效率为75%,P<0.05,实验组组患儿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病的患儿年龄大概在2岁以下,发病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是细菌感染。[4]小儿的免疫力比较差,受到感染的几率比较大,特别是肠胃系统的感染。小儿腹泻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呕吐、腹痛、发热、大便不成形、大便频繁等,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痛苦。小儿腹泻可分型,不同严重程度症状不同,是都比较容易使患儿脱水,因此,需要维持患儿的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如果小儿腹泻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可导致患儿残障或死亡。[5]本文主要探究小儿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发现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

本次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微生态制剂治疗,经过分析可得,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腹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时间,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且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得更快,由此可得对腹泻患儿实施微生态制剂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微生态制剂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桂兰,齐桂玲,侯春梅.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临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09:550.

[2]刘朝宙,徐明,周远大,何海霞.贝达飞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21:2387-2389.

[3]熊岚.腹泻的中医病机及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4,S2:57-58.

[4]卢薇.微生态制剂(金双岐)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3-4.

[5]李梅君.美洛西林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