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听讲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在北大听讲座

孙作兴

——记在教坛新秀北大研修班学习中的专业成长

孙作兴广东省深圳市龙城初级中学

求学时,总是羡慕有幸进入北大的读书人,因为每一个走进北大的人,都会被它那自由的思想空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在北大听讲座,也是北大读书人的一道精神大餐。然而,求学时,我没有机会身置于北大精神的乐土、智慧的海洋,没有机会观赏这片乐土上生长五彩缤纷的花朵。参加工作后,借助于深圳市龙岗区教坛新秀北大研修班的机会,我走进了北大,感受了北大。虽然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仍然感觉意犹未尽,现将自身的学习体会简单梳理,凑之成文,以警自身。

我们还得感谢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准备的这一期短暂而有实效的专业培训。在这一个星期的培训活动中,不仅体会到了专家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也深刻的了解到自身教育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不足,更是感受到自身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养成的深刻内涵。

一全面关注自身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效益是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尺。如何提高课堂效益是每位教师都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张思明老师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际,给了我们一个高效课堂的典范。

张思明老师认为课堂的有效性有三重意义:(1)课堂效果;(2)课堂效率;(3)课堂效益。当然,张思明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实现了数学教学的长远效益。

张思明老师曾经在班里搞了一项调查,题目是“数学是什么?”一个学生说:“数学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另一个学生写道:“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学生挖的陷阱!”他开始思考我们的中学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来,张思明总结:我们的数学忽视了对学生内动力的培养,我们必须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源和流,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可亲、可用。

之后,张思明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实践,他把学生带到北京郊外的山谷,让他们测量山谷里奇形怪状的大石头的体积、采集中草药,利用数学中的分形知识,找出具有“生物全息现象”的植物……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们掌握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本领,提出并解决了一大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科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广泛的学科能力和全面的学科文化素养的养成,应该从长远的课堂效益出发,重新认识自身的教学,我们不期望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但如果通过教学,能使学生有一种在生活中应用所学各种知识去思维的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客观认识德育形势,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王宝祥教授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心智发展特点,提出了全员德育的理念,对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宝祥教授指出,教师的肩膀上担负着深重的社会责任,(2)为国育人、依法执教的责任;(2)发展教育事业的责任;(3)为每一名学生健康发展的责任;(4)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责任。师爱是传递这一责任的主要驱动力。他对师爱也有自己的解释,师爱是大爱、博爱、事业爱、充满教育理智的爱,不是“妈妈的爱”。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核心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爱与责任结合的充分体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就是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基本标尺。

同时,王宝祥教授还客观地指出,当前的青少年是喜忧参半的一代。针对当前青少年受多种价值观的影响明显,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影响力淡弱;情感需要强烈而心理成熟滞后;民主意识增强而责任意识、责任能力淡弱等特点,明确指出了全员德育理念的具体内容: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工作一样都是教师的主业;德育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起导向、动力、保证的作用;德育与智育是一个整体,德育为先,相辅相成;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之一,谁教课谁负责;德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体现核心价值观;德育的内容、形式也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喜闻乐见。在教育学理论中我们应该知道,客观认识当前的德育形势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责任,充分理解教师的爱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法宝。作为一名教师,深深体会“我们留给孩子们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留给世界的孩子”这一教育名言的意义,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为肩上的“爱与责任”而奋斗。

三正视专业素质提高,全力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对教育认识的提高,教师专业化问题日渐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对教师个人来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提高个人职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赵希斌教授关于“教师素质提高与教师专业化”的讲座,给我们对该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赵希斌教授针对我国教师专业化面临的挑战,指出专业教师的特征包括:(1)具有以关怀学生为核心教育教学价值观;(2)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知识与理论,具有熟练的教学实践技能;(3)能恰当应对复杂的教学情境并有效解决问题;(4)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赵教授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1)要提高教学效能;(2)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效能感和职业幸福感;(3)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教师的职业是非常“专业”的,这就意味着你能做的事情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干的。

赵教授把教师素质分为以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学观核心的基础素质和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学科知识和有效教学、了解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组成的专业素质两个部分。为此,赵教授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教师自身学习、反思和改进;建立同伴互助的机制;提倡专业合作等。

通过赵教授的讲座,我们更加认识到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不足和教师专业化道路的漫长。当然,我们更加明确了教师专业化的目标和方向,熟悉了教师专业化的方法和途径,认识到了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努力引领我们广大教师更加热爱教育、全力提高素质、体验快乐教学、享受幸福人生。

四理性对待职业压力,主动调节工作情绪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评价机制的日益完善,教师所面临的压力似乎日益增大。教师的职业压力有社会的因素、学校的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又是占主导地位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面对压力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心理自我保健。教师可以从培养豁达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等方面来进行自我保健。北京师范大学马健教授的《心灵的光合作用—幸福与健康之路》对我们如何看待职业压力、调节工作情绪有很大启示。

在讲座中,马教授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是压力的时代,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压力的种类有很多,如急性压力与慢性压力、生理压力与心理压力、家庭压力与社会压力等。产生压力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如家庭因素、工作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性格因素等。而因职业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等,使得压力的产生也是因人而异的。

面对压力,马教授指出,关键是在于个人如何调整和缓解。他认为,面对不同的压力缓解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当前情况下,主要有认知调整、行为训练、情感管理、时间管理、财务管理、饮食合理、锻炼身体、休息放松、医疗保健等方式。当然,马教授特别强调,对待压力,预防不治疗更重要,及时的压力缓解和情绪梳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在讲座过程中,马教授用鲜活有趣的例子为我们在坐的听讲者做了一次轻松的心理理疗。

在当今社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挑战自我,挖掘潜力,富有效率,激起创造性;过度的压力严重影响了自身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关系等。正确的对待压力,科学主动的缓解压力也是我们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定的压力,因为压力可以刺激我们采取一些行动,挑战我们自身的能力,帮助我们达到自己认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其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处理、安排和缓解工作中的压力,以不至于因为压力过大而影响自身健康。

众所周知,北大的讲座,以“多、高、新、广”的绝对优势,使国内其他高校难望其项背。“多”,就是数量多;“高”,就是指演讲者的层次高,水平高;“新”、“广”,是就内容而言,北大讲座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并且都是各领域各学科最前沿、最新的思想火花、学术观点和动态信息。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有幸聆听了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的讲座《北大故事——文化与精神》,领略了北大人的风采。可以说,北大讲座更生动地体现了北大自由、宽容、博大、深远的内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学术探索、思想创新的试验场和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在北大听讲座,可以说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