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学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对职业学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探讨

王维莉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汉语言素质教育

1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

古老的东方文化中饱含着巨大的创新资源和动力,其内在的公正、礼让等核心价值提供了广阔的人文视野。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系统的学习过程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汉语言文学未来教育的创新性以及人才总体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主要着眼点不是应用,而是旨在为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取向施加一定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是为社会的人文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教学的最大价值无法通过简单的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其所创造的价值主要是无法具体用数字加以量化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更加关注实用性。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汉语言专业的教学也要相应的加以变革,力争实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兼具时代的特色。

2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以汉语言学科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特点为根本出点,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深层语言规律。教师不应过于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全面性,而应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疑点,笔者建议应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其一,互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强化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在互动学习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其二,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在师生共同质疑、相互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探求问题的答案,最终达到解疑的目的;其三,自主式教学法。学校应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汉语资料库,为学生提供课件、讲义、考试试题、学生优秀作品以及研究成果等资源,使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自主开展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把人文关怀渗透在教学中

有人认为汉语言文学就应该做到学生书声朗朗,教室热热闹闹。实际上好的汉语课应是教师情感投入,学生积极参与,充满讨论气息,充满人文关怀。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将不仅是汉语知识,而且在双向互动中情感得到交流,运用汉语的技能得到提高。由课文而悟道,由悟道学做人,真正达到教书育人完美结合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强调对人的培养,对个性的张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趣味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处处依赖课本,而要对课本内容做出独特的解读和情景创设。不同侧面地引导民族学生琢磨、体会、领悟、掌握。同时,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刚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对爱这个词非常敏感。当老师讲到爱这个词时,学生的反应往往是:有的羞涩,有的脸红,有的窃窃私语,通过观察,我发现同学们对爱的理解比较狭窄,一谈到爱就会联想到情爱。为了引导民族学生对爱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便启发学生让他们说说什么是爱,爱都有哪些?并且围绕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再让学生把列举的每一种爱都用一个事例来进行说明。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列举了各种不同的爱。通过这种方法,同学们懂得了爱的博大,爱的美好,并且明白了只有不断地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爱,才能赢得更多的爱,更多的尊重。

4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各个学校应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来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首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是利用汉语言知识使学生掌握文学的运用方法以及培养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助推作用,促进汉语言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并推进汉语言文学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图文并貌的特点,将汉语言教材中的文字内容与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结合到一起,并将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场景在多媒体上显示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思想,并且还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悟,进而获得最佳的成效;另一方面则是网络信息资源在汉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先确定好某一个课堂主题所需的信息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上网检索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同学生之间交流经验和成果,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使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5渗透德育教学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应将德育教学渗透于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成效,还有利于加快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师应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握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汉语言文学是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中华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中国精神文明和新时期人文关怀建设的重任。所以,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应当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立足于健全学生道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判断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