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史立丽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265600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是加强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为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种表现,对今后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字:抗日战争,思想作风,党的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党面临的主要是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如何自我巩固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还是思想建设的问题,是如何切实地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领导的第一位”的问题。在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了党的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同志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了许多指示,提出了许多意见,其中既包括具体内容,也包括形式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主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错误倾向,其中尤以教条主义危害最深,时间也最长。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中国共产党达4年之久,几乎断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针对教条主义危害我党的历史教训,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指出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函待了解并函须解决的问题”。40年代初,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整风文献中,进一步阐述了反对教条主义的问题。毛泽东说,只有善于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只有善于应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才有希望。“这个问题不讲明白,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永远不会提高,中国革命也永远不会胜利。”。

二、把干部教育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

毛泽东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各级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风如何,对党的状况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党中央多次强调,掌握思想教育,首先要教育好党的各级干部。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1941年,中央军委发出《对军队老干部工作的指示》,同年9月,中共中央为了提高党内高级干部的理论水平与政治水平,决定成立高级学习组,毛泽东亲自主管指导。高级组“以理论与实践统一为方法。第一期为半年,研究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论与我党二十年历史两个题目。”同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1942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彭德怀的电报中明确提出:“掌握思想之实施为干部教育”。194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提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

三、把加强学习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把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一项经常性任务。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专门阐述了学习对中国共产党的意义。此后,特别是到1942年之前,中共中央接连作出了几个关于学习问题的决定,并成立了以毛泽东为正、王稼祥为副的中央学习组作为最高领导机构,还把5月5日马克思的诞辰定为“学习节”。为了使全党深刻认识学习的意义,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利用多种场合宣讲学习的意义,介绍自己学习的方法。关于学习的内容和范围,中共中央在1942年作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中,曾对高中级干部的学习范围作了规定:“其学习范围分为政治科学、思想科学、经济科学、历史科学等项”。

四、把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方面

积极的思想斗争,一般是指在党的组织内部开展经常性的认真的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批评的目是为了帮助同志进步,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党内思想斗争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党内在路线、方针和重大原则方面的斗争。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十七年来,我们的党,一般地已经学会了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斗争的武器,从两个方面反对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他总结了党内这方面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认为“这些教育和成功,给了我们今后团结全党,巩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一致,胜利地进行抗日战争的必要的前提。”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整风运动,实际是一次包括上述两方面含义的全党范围的思想斗争。经过这场思想斗争,不仅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明白了大是大非,而且对个人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一番大清扫。就广义的思想斗争而言,它还包括中国共产党同敌对势力和敌对思潮展开的思想文化斗争。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亦有重要意义。它不但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锻炼出一批党的理论家队伍。

四、把整风运动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独特形式

抗日战争期间的整风运动,亦称“延安整风”或“1942年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源于1938年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这次全会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党的现状和党面临的抗日战争形势,向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提出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历史和抗日战争特点与规律的任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课题。从1942年2月到1943年10月,是全党普遍整风阶段。整风运动首先由高级干部开始,首先在延安地区铺开,然后扩展到全党。这次整风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为中心内容。整风运动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籍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目的。从1943年10月开始,党高级干部又重新学习、研讨党的历史和路线问题,整风运动进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阶段。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中国共产党24年的历史作出了正式的结论。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历史证明,这场整风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对把中国共产党建成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完全巩固的、高度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起了关键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终于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尤具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2、《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192、327、101页。

3、《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534、533、530、531一532页、第819、820、802、10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