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价值分析

赵善栋

赵善栋广西钦州学院研究生535000

摘要大学生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部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能够较好培养贫困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观念,增强毅力,提高综合素质,达到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目标。因此,研究和分析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政策价值分析育人功能

大学生勤工助学政策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部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高校勤工助学政策进行价值分析,有助于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价值最大化。

一、高校勤工助学政策

大学生勤工助学政策,是高校实行成本分担机制改革后一项重要辅助措施,这项政策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而且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高校勤工助学政策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资助办法,是对他们安心完成学业的有力支持。

1993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通知》,勤工助学政策被高等院校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学校重要的常规工作”认真对待。

1994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经费来源、经费使用和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

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高等学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经费,专款专用,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入学或中止学业”。

2005年4月8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4号),从提高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内容、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和加强大学生勤工助学保障等方面指明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基本方向,确立了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政策地位。

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通过国家政策来进一步推动、规范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各高校也加紧落实国家勤工助学政策,这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是对教育政策活动的价值系统和价值问题进行确认与分析的一种教育政策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其研究的中心内容是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选择”及其“合法性”、“有效性”问题。

1.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是指教育政策主体和利益主体在自身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集体选择。价值选择表达着教育政策追求的目的与价值,通过对价值选择的分析,可以回答某项特定的教育政策“做出了什么价值选择?”“为了什么目的?”“为谁?”向公众许诺了什么?”等方面的问题。

2.教育政策的合法性,是指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符合某些普遍性规则加法律、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传统典范等,并由此被社会承认、认可和接受。通过对合法性的分析,可以回答“为什么如此或不能如此选择?”“为什么遵循或不能遵循如此程序?”“这样的政策行为为什么是正确、公正的?”等方面的问题。

3.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即教育政策创价过程的有效性,是指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以及教育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政策问题,完整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有效性表明教育政策目标完整转化为教育政策结果所需要的条件和价值规范,通过对有效性的分析,可以回答“如何最有效地实施教育政策?”“如何防止政策失真、失败或落空?”等方面的问题。

三、高校勤工助学政策价值分析

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大学能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加深对国家和党的大政方针的认识和了解,更加主动自觉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道德和劳动观念,锻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全方面发展。因此,研究和分析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育人的价值。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勤工助学政策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一方面也增强大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和劳动价值观念。通过勤工助学,大学生可以亲身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参加社会建设,了解历史与国情,培养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品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可靠接班人。

2.提升综合素质的价值。勤工助学活动是贫困大学生克服自身挫折,在逆境中奋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对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劳动观念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经济的困难和获得相当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能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回报社会的良好意识,提高他们面对生活困难和压力的承受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成为生活和事业的强者。

3.促进心理健康的价值。贫困大学生一般都存在自卑、内向、孤傲等心理倾向。贫困大学生对于家庭而言,往往是全家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家庭和自身对学习的期望比较好,再者就业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促使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落后边远地区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的贫困生,不得不努力学习,立志成材。

4.培养实践能力的价值。勤工助学政策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项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和增长知识才能。勤工助学政策吸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使勤工助学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这对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