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原因分析

/ 1

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原因分析

于艳梅沈景影

于艳梅沈景影(吉林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松原138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319-01

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对近2年来我院儿科病房发生的18起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纠纷的主要原因为:服务态度(30.4%),技术水平(20.8%),家属原因(18%),提出更新护理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是降低儿科护理纠纷,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

1护理纠纷的原因

1.1采血、输液未能做到“一针见血”引发的纠纷,由于新生儿血管细、不明显、不配合、给扎针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患儿的哭闹,家长的焦急情绪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致不能一针见血或输液后却因胶布固定不牢出现“鼓针”造成液体外渗、家属便会产生不满情绪。

1.2护士的服务意识与病人期望值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进步,经常出现服务意识,服务态度跟不上或满足不了患儿家长的要求,有些家长认为自己花钱了,我的宝宝就应得到最好的服务,有的患者家属自己拖欠医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反而以更加强硬的态度要求护士尽义务。

1.3液体外渗或针头脱落出血引发的纠纷,个别护士没有及时巡视病房,未及时发现输液部位发生液体外渗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增加患儿的痛苦,引起家长不满。

1.4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部分护士缺乏以患儿为中心的意识,加上儿科护理工作繁忙锁碎,常常完成常规工作后不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个别护士缺乏服务意识,态度生硬,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少,被家长认为其不关心,而产生不满情绪及不信任感而产生纠纷。

1.5法律意识淡薄[1]:护理人员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护理记录中漏洞多、隐患多,难以提供有力的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诊疗过程的原始记录,既是医院有关医疗活动的原始凭证,也是患者健康情况的原始记录,尤其是涉及医疗纠纷时,更是医患双方维护各自合法权益不可缺的重要法律依据。

1.6护理人员缺编:儿科病房周转率快,存在着工作量较大护士不足的现象,不能及时满足患儿及家属的要求而易发生纠纷等。如中午值班护士少,不能及时更换吊瓶,白天护士不能陪患儿做各种检查等。

2预防对策

2.1加强业务学习,基础培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不断加强基本功训练,护理人员要有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克服困难,开展工作的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使患儿家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进行静脉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2认清形势,改变传统的医患关系,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3加强责任心,儿科护士要有慈母般的爱心、细心、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2.4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各项操作、处置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